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怎么办

小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或者预防为主。活动期,6个月以内的婴儿以颅骨改变为主,用手压颅骨可有乒乓球样的感觉,7到8个月时,表现为方颅,7到10个月时手腕、足踝部可形成环状隆起,称为手足镯。对于已经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的婴幼儿,要补充维生素D制剂,每天口服维生素D2000-4000IU,连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

如何治疗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患儿一般发病比较早,多数在1周岁左右开始出现类似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O形腿常为引起注意的最早症状。多吃蛋白质高是食物,有助于增加组织免疫功能,促进钙在骨骼的沉积,有利于骨骼发育不良症状的恢复。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临床治疗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第一点是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日光照射缺乏,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内源性的,有日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合成,第二个是外人性的通过膳食或者药物制剂获得,每一天的天然食物所含的维生素d常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主要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期,其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为常见,主要见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的异常,导致快速增长的四肢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其他骨组织钙化不全,最终导致骨骼发育畸形和软化。第五药物是巴比妥等抗菌药物可以诱导肝酶加快维生素d的分解,维生素d如果不够会让小肠吸收钙磷减少,血钙偏低影响到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如果分泌不足血钙不能恢复就会出现手足抽搐。

佝偻病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佝偻病不能吃什么

长期单纯乳类或淀粉类食物喂养,就可导致或加重本病,是重要的佝偻病的饮食禁忌。每日要增加维生素含量的摄入,可多吃绿色的青菜水果,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因乳类(牛奶等)和淀粉类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远不能满足小儿日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你以上描述的情况,如果宝宝是佝偻病的话,建议你带他去医院进行确诊,如果确诊以后医生会建议你服用维生素d。平时多让宝宝晒晒太阳,有帮助钙物质的吸收,适当的运动,有帮助他的抵抗力,希望以上对您有所帮助。这种症状如果不严重的话,一般3~6个月都会得到根治。

佝偻病如何诊断

孩子患有佝偻病有许多原因,一般缺乏营养和维生素D,是导致佝偻病的主要原因,佝偻病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诊断:1、骨骼特征的改变,可出现颅骨软化、串珠样、手镯样、漏斗胸、鸡胸等改变。2、X线检查出现骨质疏松,骨骺软骨加宽,干骺端凹陷等。3、血液检查血钙,血磷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等。4、佝偻病患者还会导致慢性的肾功能障碍,因此部分佝偻病患者还会出现一定的肾功不全。

宝宝佝偻病怎么办

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症,所以治疗佝偻病需要补充维生素D,佝偻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发生,因此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添加辅食,在生后4-6月龄后按时添加辅食,饮食中应多食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食物,如虾皮、海鲜等。活动期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骨骼改变,表现为颅骨软化、方颅、前囟增大或闭合延迟,出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