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需要做哪些影像学检查

那么对于患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做了活检后,证明是神经内分泌肿瘤,需要的检查和其它肿瘤的检查是一样的要做B超、要做内镜的检查,此外主要有一种检查叫做镓68PET-CT检查和18F的普通的PET-CT检查双扫描。做双扫描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人,做镓68同位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示踪剂的这种PET-CT,是因为80%左右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的表面会表达生长抑素同位素标记的生长抑素与肿瘤表面的受体结合以后,进行PET-CT扫描可以非常敏感的,检测到肿瘤的分布同时可以明确肿瘤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的情况,为后续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进行治疗或者是采用PRRT,提供重要的依据,另外一种就是PET-CT扫描,PET-CT扫描使用是常规的18F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作示踪剂,肿瘤细胞会摄取这种被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在PET-CT扫描后可以显示肿瘤的糖代谢是否活跃,糖代谢越活跃肿瘤生长的越快,恶性度也就越高。因此对于神经内分泌的肿瘤病人我们常常会做这两种PET-CT的双扫描,来看肿瘤它的代谢的快慢也就是它生长的快慢还有恶性度的高低。
神经内分泌肿瘤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若恶性程度较高,即G3期,多指核分裂象较高或Ki-67增殖指数较高,命名为胃神经内分泌癌。临床早期将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类癌,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可摄取胺的前体。2010年WHO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命名,若倾向于良性肿瘤,即G1期和G2期,命名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如何

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和发病机制的不同,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四型,分别是分化良好的I型、II型、III型胃神经内分泌瘤和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I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以及侵犯深度的不同可选择镜下切除,外科的胃窦切除,甚至是全胃切除术。 在预后方面I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比较偏堕性,转移率在2%到5%之间预后较好,II型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它的罪魁祸首胃泌素瘤并给予手术切除,对于胃神经内分泌瘤可以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内镜下或者手术切除,外科的手术切除如果未能扫到胃泌素瘤或者是胃神经内分泌瘤本身已经发生了转移,只需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和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胃酸的过多症状和抑制肿瘤的生长。对于III型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包括原发肿瘤的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预后方面,III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侵袭性相对比较前两种要高,多侵犯胃壁的深肌层、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也比较常见,预后比前两种差。IV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化差,恶性度非常高,发现的时候,都已经转移,患者的生存期较短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

胰腺内分泌肿瘤

如果这些细胞有致癌作用,就称为胰腺内分泌肿瘤。胰腺内分泌肿瘤是人体特有的肿瘤。胰腺内分泌肿瘤症状会出现多汗,乏力,头痛,消化性溃疡等并发症,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个CT或核磁共振,同时注意生活中要饮食清淡规律。需要采用手术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注意饮食搭配均衡,不要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不是胰腺癌,它是一种源自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多能干细胞的肿瘤,女性的发病率是高于男性的,50岁或者6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会更多一些。建议病人可以通过上腹部增强CT或者超声的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然后需要及时的明确肿瘤的类型,然后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