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肢肿胀时可以给予患肢的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同时行支具或者是石膏外固定制动,足背部局部的冰敷可以减轻肿胀而促进静脉及淋巴的回流。趾骨骨折后会引起足背部的肿胀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当足背部出现疼痛时可以对症处理如口服非甾体的抗炎镇痛药塞来昔布等,必要时可口服曲马多等药物镇痛。另外,肿胀可以口服消肿的药物如迪奥斯明等,另外可以采取局部加压包扎方法减轻肿胀。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愈合时间
如果骨折块较大,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建议行早期的手术治疗,患者即可早期负重,早期的康复、走路,一般术后1-2周患者即可逐渐下地负重行走。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是崴脚后常见的一种损伤,通常在足的外缘有压痛、肿胀,需通过拍X光片进行最后确诊。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根据外伤不同,特别是骨折移位的大小状况,对于伤后治疗和康复有不同的方案,对于移位较小,甚至无移位的第五跖骨基底骨折,通过保守治疗4-6周通常可以恢复行走。
跖骨骨折错位的后遗症
再就是跖骨骨折错位以后,还容易导致周边的跖骨受到挤压,就会引起有明显的足底部疼痛,特别是在负重活动时疼痛会有明显的加重。并且错位的跖骨,还容易导致足部的关节出现异常的摩擦,从而引起创伤性的关节炎,而这种情况也会导致足部负重时,有明显的疼痛情况。而这种情况就会影响足部的负重活动,在负重活动时会出现有明显的足底部疼痛,并且会影响脚趾的屈伸活动,后期会导致足部的畸形,影响病人正常的走路和负重的活动。对于病人出现了足部跖骨骨折的情况,如果骨折端有明显的移位,很容易导致骨折部位畸形愈合,并且畸形愈合以后就会导致跖趾关节的对合,出现明显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