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为什么叫“第6病”,前5个病又是哪些?

文章摘要:“第六病”是医学界整合了相关的常见皮疹疾病后,按照对人体危害程度排序而进行的命名。

 

幼儿急疹对医生来说,早期的诊断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即使家长带宝宝去医院,很多时候医生也不能明确诊断出幼儿急疹,只能做病后诊断,也就是说等宝宝高烧突然下降,随后身上大面积出疹子,医生才能根据整个病情的表现,判断宝宝患的是幼儿急疹。

image.png 

幼儿急疹又称为“玫瑰疹、三日热、第6病等。“幼儿急疹”多发生在3个月到4岁的婴幼儿,表现为3-5日的高热(可能超过40℃)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幼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幼儿急疹其实是中国医生和家长的“专用名”,而在其他国家幼儿急疹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名”。

不过其中最令人困惑的一种称呼,应该是“第6病”。之所以幼儿急疹有第6病之称,其实是医学界整合了相关的常见皮疹疾病后,按照对人体危害程度排序而进行的命名,其中前5种疾病包括:

1病:麻疹

2病:猩红热

3病:风疹

4病:Ritter病

5病:坏疽性红斑

幼儿急疹位于最末,相对麻疹的危险性而言,它就是个小弟弟。而事实也是如此,临床上,幼儿急疹病情较轻,可以自愈。如果患儿没有发生发热症状,甚至连退烧药都不用吃,而看起来可怕的皮疹更是不痛不痒,自己就会好。但是这里需要提醒广大家长的是,虽然幼儿急疹的危险性低,但仍需重视,因为如果幼儿急疹高热没有得到控制,还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高热惊厥、暂时失去意识等不良反应。

第一、口腔溃疡。

因为幼儿急疹后可出现口腔溃疡症状,这和幼儿自身免疫能力有关,如果抵抗力较差,自然形成口腔溃疡,建议积极治疗。同时还可能会引起口腔异味等症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二、高热惊厥。

幼儿急疹病发后,一般都会有持续高热症状,若患儿持续高热而不处理,则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现象,甚至还可能会留下癫痫病灶。因此建议当出现幼儿急疹的时候,如果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可以进行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物理方法治疗。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上,则建议及时进行药物退热治疗,比如遵医嘱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等。因为如果此时还不进行降温处理的话,随着温度不断的升高,就很有可能导致孩子脑部神经受到影响。最后使得患儿的脑部神经留下异常放电的癫痫病灶。另外持续高热还可能会影响到患儿的正常食欲和精神状态。

image.png 

第三、暂时失去意识。

如果幼儿急疹的病情较为严重,在病发之后可能会导致患儿暂时性失去意识,更有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后遗症,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因为幼儿急疹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应注意宝宝的手部卫生,更不要亲吻宝宝的小嘴,以防病毒感染,切忌过度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尹婷婷. 什么? 幼儿急疹不需要药物治疗[J]. 中国生殖健康, 2018(1):1.

幼儿急疹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与麻疹不同之处在于本病症状较轻,患儿在发热期间精神状态、食欲均较好,它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疹子在1~2天内自行消退。当疹出时热势更盛,其疹子的发出一般是从头面、发际开始,遍及整个身躯,出疹时间也比幼儿急疹长。而麻疹大多精神状态倦怠,不思饮食,具有卡它症状等。幼儿急疹的判断方法是,必须要等到疹子出来之后,才能判断是否是婴幼儿急疹的,一般来说只要是高烧不退,持续的发烧,没有其他的感冒症状,大约可以确定为婴幼儿急疹的,但也不能完全肯定的,平时只要做好降温工作,如果是高烧的话,可以适量的给孩子吃一些退烧的药物,多注意观察,给孩子多喝水,等疹子出来之后慢慢就自己康复的,不要过于担心。

脑溢血急救药

如果脑出血一旦确诊,那么可以立即应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或者是其他类型的止血药,给予血管内的一种相对高凝的状态,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性的封堵瘘口,解决脑出血再次增多的情况。然后再就是如果产生颅内高压的状态,需要及时的静脉点滴甘露醇,来减少颅内高压的形成,所以这里边一定要明确病情,才能更加有利于药物的使用。在临床当中,脑出血的急救药品有很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而且一定要去确诊是脑出血的时候,才可以使用以下的一些急救药品,否则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哮喘发作急救药

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主要作用是舒张支气管,又称支气管舒张药。对于哮喘一般可采用,在急性发作时会采用喷雾剂,像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哮喘一般可采用,在急性发作时会采用喷雾剂,像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