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一旦确诊青光眼,无论是采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手术等治疗手段,大家都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觉乳头萎缩、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风险大、病程长,是眼科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对于这个病,及时治疗就不用再反复强调,毕竟它会导致眼睛视力下降,大家都知道早治疗的重要性。但治疗后,还有一件事很重要,大家了解吗?
一、青光眼治疗后要注意定期复查
青光眼治疗的直接目标是把眼压降低在正常水平,根本目的是阻止视神经损害进展,从而维持视功能。但无论何种治疗方法,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眼压效果逐年下降,而且每位患者的眼部情况不同,如果出现了眼部的炎症反应、瘢痕增生或是一些并发症,都会导致眼压的再次波动,进一步损伤视功能。
因此一旦确诊青光眼,无论是采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手术等治疗手段,大家都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二、随访复查≠随意复查
随访复查是治疗的继续,但复查的时间、频率也有讲究,并不能随意而为。
1、新诊断的青光眼:
(1)新诊断的青光眼患者如果眼压不太高,可以先规律用药两周左右,再前往医院复查眼压控制情况。
(2)新诊断的青光眼患者如果眼压较高,而且局部用药不能控制的,要在2-3天内再次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2、激光治疗的青光眼:
(1)激光术后,如果炎症反应较重、眼压升高,需1-2天内进行复查;
(2)如果炎症反应不重、眼压正常,治疗1周及1月后回医院进行复查。
3、手术治疗的青光眼:
(1)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建议在术后1周、1月、3个月、6个月、一年等时间点进行定期复诊,再根据眼部情况安排后续复诊时间。
4、长期随访的青光眼
(1)病情处于早期的患者一般每隔一年检查一次;
(2)中晚期病情的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因此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尤其在眼压控制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
三、复查项目有哪些?
眼压测量是复查时基本而首要的常规项目,有时甚至需要测量昼夜眼压曲线,以便了解眼压的稳定或变化情况。通过对眼压的跟踪观察,就能大体判断治疗效果和病情趋势。因为视神经损害进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长期观察才能确定,所以每次复查时需用眼底镜对眼底情况做初步了解。
其次是视力、视野等检查,它有助于帮助医生了解眼部视力保留情况,为治疗、用药提供指导意见。
最后有些人还会复查房角、前房深度、瞳孔、晶状体及全身情况,从而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
对于复查,它不仅是医生的事,也是患者自身的事。大家不要以为“来查就行”,而应当如实地向医生提供有关的病史和治疗情况,特别是日常用药的品种和方法,相关的副作用和自觉的不适症状,以及是否遵守医生嘱咐的实际用药状况等。
只有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再加上压和眼底等项目的检查结果,医生才能对疾病的状况和治疗效果有较全面的正确的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家琦, 李凤鸣, 吴静安,等. 实用眼科学[J].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秦岚. 青光眼术后怎么复查[J]. 健康伴侣, 2009(4):1.
[3]江冰. 青光眼,定期复查别忘了[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