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优势在哪?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组织肿瘤性疾病。本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并呈克隆性增生。根据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出血证”、“积聚”及“痰核”等范畴。我国每年新发生白血病人4万多人,是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十大高发性恶性肿瘤之一。

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L2、L3三个亚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M0-M7八个亚型,慢性白血病常见的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西医主要采取化疗杀灭白血病细胞,但再大剂量也不可能100%的将坏细胞完全杀灭,所以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引发复发的根源。要想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主要靠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白血病治疗的中药,因为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可以在白血病细胞低于106时彻底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化疗可以迅速的杀灭白血病细胞,但我们应该辨证地看问题,不能一味的杀死坏细胞。当病人体质较差,出现耐药时,就不能急于上化疗,既要治“病”,还要治“人”,此刻,中医所谓“固本”很重要。所以中西医相结合会更好的控制病情,从而达到最佳疗效,且此治疗方法治愈率高。西药不能代替中药,中药也代替不了西药。

我国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小儿急淋完全缓解率在90%以上,治愈率达50%左右。急非淋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90%可以完全缓解,大部分病人可以获得治愈,其他类型白血病缓解率也达到80%以上。对于部分慢性患者而言单纯中药治疗即可完全缓解,并能有效的预防慢性白血病急变。经过大量病例观察,中药治疗白血病有以下几点作用:1、中药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中药可配合化疗,增加化疗敏感性,也就是抗耐药,亦可以对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保护正常造血功能骨髓的恢复,防止化疗药物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2、中药可有效控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例如“袪白胶囊”等药物。3、中药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也就是说使白血病改邪归正,从而使白血病的治疗达到一个很好的疗效。

经临床实践及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我院制定“急则西医为主,缓则中医为主”的原则,即“急则治标,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缓则治本,中医为主,西医辅助”。此治疗原则应用于临床能收到可喜的成果,且前景广阔。

白血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白血病潜伏期

白血病一般是没有潜伏期的,如果患者有高危的因素就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作。临床上白血病发生主要跟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第一可能跟患者体内基因突变有关,体内存在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得病。第二可能跟家族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白血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得病。第三可能跟患者长期接触一些化学物质,比如苯,氢醌等有关。第四可能跟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如何区别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区别:1、急性白血病主要是因为它的白血病细胞处于原始阶段,或者早期的幼稚阶段,它的自然病程比较短,只有数个月。病人的症状表现的比较重,贫血、出血、感染、骨痛这些症状明显。2、慢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发育的比较成熟,它的自然病程也比较长,能达到数月甚至几年,他的病情的症状比较轻。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人,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淋巴结的肿大,血常规表现为一个淋巴细胞的增多,但是病人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内,淋巴结和血细胞的变化不明显。

白血病分为哪几种

白血病的分类如下: 1、白血病根据细胞来源的不同,可以分成髓系白血病、淋巴系白血病、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混合来源的白血病。 2、根据病程的急性与慢性,又可以分成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 3、如果有各个器官浸润的情况下,按照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分,可以分成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等。急性白血病往往突然出现的发热,尤其是高热、贫血、面色黄白、乏力,或者是一磕碰之后,身上容易有瘀斑和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