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物中毒该怎么办

儿童时期药物中毒较常见,其发生率仅次于家庭意外伤害,通常多见于2至4岁的幼儿,以男孩多见。因为此年龄段的小孩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又缺乏必要的判断力,如果药物或毒物保管不严,就会造成小儿误服而致中毒。

同时,由于小儿患病机会远远超过成人,用药的机会也超过成人,而他们的机体的介毒功能远不如成人健全,对药物的耐受力也远不及成人,尤其是婴幼儿,因而用药更易发生毒副作用。药物中毒多见于镇定安眠药、止痛药、镇咳药、抗生素、皮肤外用药、胃肠道用药等。

大多数情况下,诊断可依据毒物接触史及用药史,一般其特征性的中毒表现与成人类似。有时如中毒史不明确,患儿又不能准确叙述,或者诊治时已昏迷不醒,则临床诊断较困难。甚至有些药物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与常见的内科疾病相似,而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例如一个成人注射链霉素等药物发生毒副作用,可能先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停药后可避免耳聋发生,而婴幼儿不会叙述,常常难以及时发现,有时发生耳聋也不易察觉,甚至过了一段时间才被发现,以至丧失了治疗的良机。

因此,家长应避免、防止儿童接触有毒、有害的物品。一方面在小儿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早期发现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应对中毒症状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出现以下情况时:例如儿童出现难以解释的嗜睡、神经症状或其他奇怪行为;不明原因的多系统损害;外伤,特别是难以解释的摔伤。此时应搜集现场物品,包括呕吐物、剩余食物、器具、大小便等,以便于就诊时供医护人员参考。

对于怀疑药物急性中毒的患儿,病情轻者,先做观察并给于一般处理。可以将患儿移离毒物污染场地,往往胜过以后数小时甚至数日的治疗。毒物污染的衣物要立即脱掉,并用大量清水反复洗试接触毒物的皮肤15分钟以上。忌用热水,以微温为宜。眼内染毒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特别是强酸或强碱类溅入眼内,更需反复冲洗,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对于口服摄入的毒物,除非是毒物性质不许可,如强酸、强碱等腐蚀剂或吞服煤油、汽油,以及患儿神志不清不能配合外,否则应对所有摄入毒物进行清除。一般毒物在吞服6小时内均应催吐,可以喝大量的微温盐水(半量盐加入250毫升水)或牛奶3-4杯后,用棉棒、筷子或手指等刺激咽部催吐。

误服强酸者可先服用蛋清水1000-1500毫升,以稀释酸的浓度,继之可口服蛋清、牛奶、豆浆200毫升或花生油150毫升,忌服碳酸氢钠。误服强碱者可先服用醋以中和之,然后服用生蛋清、牛奶或植物油。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患儿病情仍无好转甚至恶化,则需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农药中毒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农药中毒有什么?

敌敌畏中毒在临床上叫有机磷中毒,这个主要发生在农村,现在因为有机磷农药在市面上还是比较容易买到,有些人因为情绪或者其他原因就喝了。中毒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型的,一种是被动的,被动的就是不小心接触农药,可能有些喘、呛咳、咳嗽。还有一部分是自主性的。发现中毒后,神志清楚的时候有条件赶紧用清水进行催吐,大量喝水,来医院之前还要注意吐完后,换衣服,擦身体、洗头发等。

农药中毒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农药中毒特别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个是呼吸道中毒,比如说我们在农村地区或者果园,给蔬菜水果打农药的时候,农药弥漫在空气中,我们经过呼吸道吸收就会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 第二个就是皮肤中毒,如果农药不小心洒在皮肤上,我们没有及时清除或者我们穿了一些被残留的农药污染过的衣物,这时候这些有害的物质就会经过皮肤,渗透到体内造成中毒,但是以上两种情况中毒大多比较轻微,症状也比较轻很容易得到缓解。 第三个就是经过消化道吸收的中毒,这种情况以误服和自杀最为常见,我们在急诊也经常接到这类患者,误服的时候量可能不是特别大,但是自杀的患者,可能在短时间服用了大量的农药,造成了严重的中毒表现,这个时候,我们除了常规的治疗以外,可能就要配合一些洗胃监护,甚至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的注意事项

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的注意事项如下:如果是敌百虫中毒的情况下,是禁用碳酸氢钠洗胃的,而对硫磷中毒,是禁用高锰酸钾洗胃的。所以有的时候在临床处理的时候,有些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什么农药,可以考虑用解毒剂去洗胃。我们通常都是用温开水三千到五千给他彻底洗胃,洗完胃之后,可以在胃管内打入一些甘露醇或者硫酸镁导泻,尽量把肠道内所含的有机磷药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