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易发胖的三个时期

儿童在三个时期非常容易长胖,家长需要在这些时期提高警惕。但是在提高警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肥胖症的小常识。

肥胖症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体重增加的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孩子肥胖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遗传、饮食、精神等,特别是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就有40%的肥胖几率。儿童肥胖的危害有很多,尤其是对其心血管、呼吸功能产生长期慢性损伤、代谢综合征、消化系统综合征。

除了生理上的危害,肥胖还会造成儿童难以克服的心理行为损伤,使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压抑其潜能发育,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气质培养、习惯养成等都有负面影响。例如:胖孩子顶着“胖子”、“胖墩”或“胖妞”的帽子,常因体态臃肿、行动不便而不敢参与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肥胖儿童常有易疲劳和嗜睡等症状,以致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常遭到同学的歧视和老师的批评,易患心理障碍等。

然而,家长们要特别注意三个小儿容易发胖的关键期,分别是6~8个月、学龄前“脂肪重聚”期(4~5岁),以及青春期。

观念:吃得胖不一定营养就够

营养吸收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有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吃得胖才证明营养足够了。许多家长都存在这种观念上的误区,孩子吃得胖不一定营养就够了,很多胖孩子也同样存在营养缺乏问题。所以,孩子在饮食的把控上,家长要特别注意。

另外,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有关爸妈对自己孩子进行体重评价的调查,结果在体重正常的孩子中,爸妈认为孩子体重是正常的仅占56.8%,有41.9%的爸妈认为孩子瘦,只有1.3%的爸妈认为偏胖;而在超重的儿童中,有77.9%的爸妈认为正常,甚至还有2%的爸妈仍认为孩子瘦,只有20.3%的爸妈认识到孩子偏胖了;在肥胖儿童中,仍然有23.2%的爸妈认为孩子体重正常。

由此可见,唯恐孩子瘦的父母多,即使超重肥胖了,仍有相对多的父母认为孩子瘦。在这种认识下,势必会造成喂养过度或强迫进食,使儿童能量摄入过多。所以,转变父母的育儿观念显得很重要。

如何科学的喂养孩子,让他们摄入足够营养又不过剩是很多家长应该考虑的。

肥胖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食欲过剩、缺乏运动、饮食偏食等原因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堆积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它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的继发性的。小儿肥胖症是不严重的,但是肥胖症是一种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消耗的营养失调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现象日益严重。有的孩子食欲很好,吃的多,但是不注意运动,摄入大于消耗过多,也会导致肥胖。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肥胖,孩子以及兄弟姐妹肥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很多。

肥胖和肾病有关系吗?

严格来讲,肥胖和肾病没有确切的关系,但是代谢异常会引起肾脏病变,如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所以控制体重很有必要。肾虚是可能引起肥胖的。肾虚的人内分泌功能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就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合成的分泌减少,基础代谢水平降低,极大可能造成对身体内的卡路里消耗减少,导致发胖。所以可以适当考虑食用一些补肾益气的食物

胃热湿阻型肥胖症状

一般来说的话,这种病会出现脾胃运化受阻,还有就是全身湿热的变化,还会出现大便溏泻或者是身体比较乏倦,感觉身子比较重特别的难受,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在平时的饮食上一定要进行调整,可以多吃一些薏米红豆粥,还有平时的饮食也一定要注意清淡,估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服用一些草决明这种清胃热的泻药,这样的话可以利用排便来降火气,平时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