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下弯的矫正方法
时间:2021-07-31
1. 背侧折叠术:通常用于脱套后<30°或通过其他方式矫正后仍残存<30°阴茎下弯的矫正。该方法最早由Nesbit于1966年首次提出,操作方法起初是于阴茎背侧白膜最弯处作菱形切除并缝合缺损。现有多种改进方式,在避免切除阴茎背侧筋膜的基础上行1~2针折叠。操作时应仔细分离背侧筋膜,避开神经血管束,切忌一味追求矫正而粗糙折叠。由于阴茎背侧12点区域拥有较厚的白膜组织以及较少的神经纤维束,建议在背侧12点处折叠以降低神经血管束损伤的风险,并且一针折叠足以矫正<30°的阴茎下弯。该方法目前仍是国内应用最多的矫正方法,尤其是在一些保留尿道板的手术方式中。有研究报道脱套后<30°的阴茎下弯采用背侧折叠术后再弯曲的发生率达7%。少有研究将背侧折叠术用于≥30°的阴茎下弯矫正。
2. 游离尿道板/尿道、阴茎海绵体白膜切开术:常用于脱套后≥30°的阴茎下弯的矫正。Mollard等最初报道将尿道板完整地从海绵体上游离下来可以完全矫正大部分近端型尿道下裂的阴茎下弯,少数病例再辅以背侧折叠术,该方式挑战了尿道板的潜在可塑性。但从大多数离断尿道板的文献来看,离断尿道板后仍会残留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这不难推测仅仅通过游离尿道板矫正阴茎下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尿道板横断术:常用于矫正脱套后≥30°的阴茎下弯。诸多学者考虑对于严重阴茎下弯病例,尤其近端型尿道下裂,采用横断尿道板的方式可以矫正。横断尿道板后近端尿道板可退缩至相当于球部尿道部位,大部分严重的阴茎下弯可得到矫正。若存在<30°的残留下弯则可通过辅助阴茎背侧折叠术来解决。横断尿道板后如仍存在较明显的阴茎下弯则提示可能存在阴茎海绵体发育不对称,此时再通过海绵体腹侧延长的方式来解决。有研究发现利用横断尿道板矫正阴茎下弯,再采用游离移植物重建尿道,相比保留尿道板矫正下弯方式,其阴茎弯曲复发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