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术后出现狭窄怎么办?
时间:2021-08-08
①尿道扩张:即用尿道探子自尿道口插入,扩张开狭窄部位,恢复通畅排尿,是治疗尿道狭窄的主要方法。适用于早期尿道狭窄,尤其是环状、短段型和轻度狭窄患者。定期行扩张治疗,可以达到治疗并保持排尿通畅的目的。但不规范的扩张易导致尿道水肿、尿痛、排尿困难、因此扩张器须逐渐从小号依次递增大,扩张忌用暴力,也不宜1日内连续扩张,2次间隔时间一般从1周左右开始,逐渐延长。
②尿道镜直视下球囊扩张:即采用专用球囊扩张器,通过球囊加压纵向扩张狭窄部位,恢复通畅排尿,避免了金属探子连续扩张产生的刚性剪切力与串行摩擦损伤,减少尿道出血的风险及再狭窄的发生率
③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DVIU):该手术因直观、微创、有效、可重复的优势而得到推广。其中以经尿道冷刀切开术及经尿道钬激光切开术最为常用经尿道内切开术主要适用于环状或短段型狭窄的轻中度患者。瘢痕体质、长段尿道狭窄不适合行内切开手术。
④尿道内支架:单纯的尿道扩张器扩张时间短,不能达到有效压迫松弛作用,扩张结束后狭窄瘢痕缓慢回缩,扩张效果欠佳,而采用尿道内支架管能长期压迫狭窄段瘢痕,由于局部缺氧,细胞反应减弱,胶原代谢减低,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有效减轻瘢痕的产生。近年来尿道扩张后置放钛镍合金支架、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方法被认为简单易行、痛苦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10,11]。适用于尿道下裂术后反复狭窄的患者,但也存在支架、导尿管脱落,尿路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