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的尿管管理
时间:2021-09-01
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常规放置导尿管,留置尿管不仅起支撑尿道及引流尿液的作用,也可以防止术后尿道狭窄及尿液外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临床工作中,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方面
1)床头悬挂防导尿管滑脱标识,对医务人员和患儿家属均起到警示作用;
2)合理利用支架或纸杯,防止尿管被打折、受压,妥善固定导尿管,避免近端游离部分过长,做到班班床头交接,加强巡视;
3)有效控制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是尿道下裂手术后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后及时清除患儿会阴部血渍,每周更换尿袋两次,尿袋水平不可高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告知并督促患儿每日饮水1000~1500毫升,起到自然冲洗尿管的作用,同时多挤压尿管,防止有血块、尿液结晶阻塞尿管,保持尿管引流通畅。
体位方面
对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防止牵拉尿管;年龄较小者可以适当约束四肢,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四肢于床栏旁,双大腿轻度外展,防止患儿不清醒时烦躁,将导尿管拔出,导致手术失败。待清醒后可按患儿习惯且在不影响手术部位的同时,安置于舒适的体位,适当床上活动,将不适感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