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如何治疗的?
时间:2021-04-26
大局部慢性肛裂患者纠正原发便秘或腹泻,或临床部分用药实验性治疗。激进治疗效果不佳者能够思索行肛裂切除和(或)内括约肌侧切。急性或初发肛裂能够经过增加纤维和水摄入及温水坐浴来治愈。
1.纠正排便异常
便秘是肛裂的主要病症之一,也是肛裂构成的主要缘由,可经过增加膳食纤维食物或药物补充维生素等办法软化大便,坚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可加用润肠通便药物,服用益生菌类。
2.清洁肛门,坐浴
排便后或睡前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坚持部分清洁。
3.部分药物治疗
(1)止痛类 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凝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双氯芬酸乳膏、布洛芬乳膏等)能够减轻疼痛病症。
(2)促裂口愈合类 痔疮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
(3)硝酸甘油膏部分涂抹 用0.2%硝酸甘油膏涂于肛裂处,2次/d,联用5~8周,该药具有抑止神经递质而起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使内括约肌松弛,肛管压力降落,改善部分血液循环。
(3)肉毒杆菌毒素部分注射 小剂量毒素有弱化内括约肌张力的作用。在肛裂旁经外括约肌注入0.1ml稀释的肉毒杆菌毒素,招致化学性去神经作用及部分肌肉麻木,从而降低肌肉的慌张度。
4.扩肛
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不并发乳头肥大及前哨痔者。用手指或器械(能够用肛肠科常用的喇叭口肛门镜)扩张肛门,对缓解肛门剧痛有一定效果,但会复发,且可并发肛门血肿、出血、短时间内肛门失禁等不良反响。
5.手术治疗
适用于有肛裂三联征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者,常用的术式有肛裂切除术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