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如何鉴别?
时间:2021-05-06
须与下述几种风湿病鉴别。
1.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 本病有晨僵、对称性小关节肿痛、畸形、类风湿因子阳性等。
2.多发性肌炎 本病亦多见于老年女性,有近端肢带肌无力与疼痛、肌力显著削弱、血沉增快等;但本病以肌炎为特征,血清肌酶活性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伤,肌肉活检有肌炎特征。
3.纤维织炎综合征(fibrositis syndrome) 本综合征以关节外肌肉骨骼僵痛与疲惫为典型表现,躯体四肢有固定性敏感压痛点,如颈肌枕部附着点、上斜方肌中部、胸肌第二肋骨与软骨接壤处外侧、外上髁下2cm处、上臀部、大转子后2cm、膝关节内侧鹅状滑囊区、腓肠肌跟腱交接处等8处;多有睡眠障碍,常伴有激惹性肠炎、激惹性膀胱炎、慌张性头痛、月经不调以及对甾体或非甾体抗炎药反响不敏感、血沉正常等。
4.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伴有骨骼肌肉疼痛,但还有其他临床表现,全身状况也与PMR容易鉴别。
5.其他风湿性疾病和慢性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可有全身病症及近端关节痛,相似于PMR,发热时可做血培育鉴别。
6.功用性肌痛普通无典型晨僵,实验室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
7.系统性红斑狼疮、舍格伦综合征等风湿病可能有某些表现与PMR类似,但不难找到其他随同病症 皮质激素虽可缓解病症,但尚无证据提示它可缩短病程,经小剂量激素治疗后实验室检查已恢复正常,潜在血管炎或血管并发症可能性相当小,但并不是一切患者均对小剂量激素有特效,由于即便血沉已正常仍有发作急性动脉炎的可能。巨细胞动脉炎与胸主动脉瘤高度相关,该瘤是巨细胞动脉炎相对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动脉瘤决裂可招致患者忽然死亡。有材料证明即便不伴颞动脉炎的PMR仍有较普通人群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
重复皮质激素治疗最常见反作用主要有椎体紧缩性骨折、髋部骨折、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和白内障等。由于这些反作用发作率在不同研讨中报道不一,而且这些并发症自身在老年人中就较为常见,故要肯定它们一定是激素的反作用颇为艰难。为了尽可能减少激素的反作用,引荐采用最小有效剂量早晨1次顿服,并辅以钙剂以防骨质疏松的发作。
免疫抑止药:对病情顽固或小剂量泼尼松不能维持疗效者,可加用甲氨蝶呤片7.5mg,1次/周,顿服。但单用甲氨蝶呤治疗本病尚存在争议。其他免疫抑止药(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以及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如抗疟药、青霉胺、氨苯砜)等也可辅佐激素减量,减少复发,但由于缺乏系统研讨,材料有限,经历不多,故临床应用有较大争议。
其他:如呈现各种并发症可对症治疗,如腕管综合征可行手术减压,肢端坏疽需求手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