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线新闻资讯

《普济方》——中国中医药文化的海底遗珠

时间:2023-05-30

《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中医方剂书籍,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主持编纂(于1406年完成)。全书载有方剂61739首,堪称中医药的百科全书,中国古代最权威的官修药典,为后人学习、研究和弘扬中医药学奠定了重要基础。例如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便是学习、参考和收录了大量来自《普济方》的内容,并得到了朱橚后人的倾力帮助。

而后世人人知晓《本草纲目》而鲜有人知《普济方》,无非是因为清朝为抹去前朝功绩而进行的文化阉割罢了。尽管如此,《普济方》还是被重新抄写,改头换面后被收藏于清代《四库全书》之中。由此可见,《普济方》堪称中国中医药文化的海底遗珠。

大明周王朱橚一生传奇,虽贵为藩王,却“不爱为王,但愿为佛,悬壶济世,普渡众生”。其编撰《普济方》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由于前朝(元朝)将中医药学破坏殆尽,亟待拯救和光复;另一方面天下百姓也急需关于治病疗伤和救荒抗灾的权威指导。朱橚将拯救民族文化,普济天下苍生视为使命,编纂《野食》画册、《救荒本草》发放民间指导百姓采摘植物充饥,挺过自然灾害;编纂《袖珍方》方便百姓照方抓药,救死扶伤;编纂《普济方》《保生余录》光复中医药文化。其中《救荒本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学著作,因其学术高度及救荒实效而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英国“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认为“朱橚既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朱橚的名言-“医可救夭伤之命,药可延老疾之生;救百姓于水火、助黎民于安康,吾尝三复思之,惟为善迹,有益于世,千载不磨”。


医院医生更多>>

就医指南,快速预约窗口
注重隐私
一医一患就诊模式
绿色挂号通道
方便快捷
无论在哪
交通指南轻松到达

咨询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