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西京白癜风医院

糖尿病足应该做哪些明显检查?

时间:2021-05-20

  1.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尿常规,尿糖定性及24h尿糖定量,尿蛋白和酮体检查。

  3.血象检查 RBC,HB,WBC。

  4.血液流变学检查。

  5.血脂检查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或非蛋白氮。

  6.坏疽分泌物细菌学培育。

  1.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诱发电位等检查可定量评价下肢有无四周神经病变和神经病变的水平。

  2.皮肤温度测定 在20℃~25℃的室温下,暴露肢体半小时后,用皮肤温度计对称性测定足趾跖面、足反面、足趾和小腿等部位的皮肤温度。正常时皮肤温度为24℃~25℃,下肢血管病变时,皮肤温度降低,如双下肢或足部皮肤温度不对称,相差≥2℃,提示温度低侧下肢血管病变。

  3.步行间隔和时间测定 行走一定时间后呈现下肢疼痛,但继续行走时疼痛可缓解或减轻,提示血管轻度梗塞;行走后呈现疼痛,继续行走疼痛持续不缓解而被迫中止,提示血管中度梗塞;稍事行走即呈现下肢疼痛而被迫中止,提示重度血管病变。

  4.静脉充盈时间测定 将肢体先抬高数分钟,让静脉血排空,然后疾速放下,使动脉血充盈。正常时,足背静脉应在5~10s内充盈;如大于15s,提示动脉供血缺乏;在1~3min内充盈,提示动脉供血明显降低,侧支循环血液供给较差,预示溃疡不易愈合或易引发肢体坏疽。

  5.血压指数 它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对下肢动脉狭窄和缺血的判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用普通血压计测定肱动脉收缩压,然后再将血压计袖带置于同侧踝关节的上方,听诊器置于内踝上内侧可听到胫后动脉的搏动;置于踝关节的前外侧可听到胫前动脉搏动;置于外踝后外侧可听到腓动脉搏动。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踝/肱比值)正常人为1~1.4,<0.9提示下肢有轻度供血缺乏,0.5~0.7可有间歇性跛行,0.3~0.5可有缺血性休息痛,<0.3可发作肢体缺血性坏死。

  6.多普勒超声 它可发现股动脉至足背动脉的病变,可理解动脉粥样斑块的状况、内膜的厚度、管腔的狭窄水平、单位面积的血流量和血流的加速度和减速度等,可对血管病变作定位和定量剖析。但由于每个实验室所运用的仪器类型和操作办法的不同,所得的数据和结果也不完整相同。应用时应参照各自的正常对照人群。

  甲襞微循环测定血管襻形态,血管走行,血流状态及速度,有无出血、淤血、渗出等病变(表3)。微循环障碍时:①管襻减少,动脉端变细,异形管襻及襻顶淤血>30%。②血流速度迟缓,呈粒状流、泥沙样流、串珠样断流。③管襻周边有出血、渗出。肢体部分皮肤微循环测定,可在肢体动脉闭塞早期见到微血管管襻扩张。

  7.跨皮肤氧分压(TcPO2)测定 将Clark极普仪电极放置于保温43℃~45℃的足部皮肤,TcPO2上下与皮肤缺血缺氧有关。正常人TcPO2与动脉氧分压(PaO2)接近,如TcPO2<4.0kPa,提示皮肤缺血明显,部分溃疡难以愈合;给予吸入100%的氧气10min后,如TcPO2升高1.3kPa(10mmHg)以上,提示预后尚可。

  8.动脉造影 常用于截肢或血管重建术之前的血管病变的定位和病变的水平的理解,但检查自身可招致血管痉挛,加重肢体缺血。另外,如患者兼并蛋白尿伴或不伴肾功用不全者,造影剂可能加重肾功用不全,应慎用,造影前应充沛水化。

  9.X线检查 可发现肢端骨质疏松、脱钙、骨髓炎、骨关节病变和动脉硬化,也有助发现气性坏疽时的软组织变化。

医院医生更多>>

就医指南,快速预约窗口
注重隐私
一医一患就诊模式
绿色挂号通道
方便快捷
无论在哪
交通指南轻松到达

咨询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