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原理
2020-09-15 28221次观看
高月琴
主任医师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其实主要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有关。<br />
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机制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清楚,在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情况往往并存,有的病人还与吸烟这些因素有关,它们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具体如下:<br />
第一、持续性高血糖,高血糖可导致血液黏滞性升高,促使血小板的膜释放一些促凝血的物质;<br />
第二、糖尿病病人脂代谢异常,出现了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这些血脂的改变就使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在内皮下堆积,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br />
第三、糖尿病病人往往有高胰岛素血症,这种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肝脏合成的脂质增加,尤其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增加,这种合成增加后,也加重了血管内皮的增殖;<br />
第四、血管内皮的损伤,高血糖使血管内皮损伤后使有害物质,如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及一些炎症因子,特别容易在血管内皮下聚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br />
第五、血管平滑肌的增殖也跟高血糖有关系,血管平滑肌的增殖且向内膜下增殖,使管腔狭窄;<br />
第六、它还可使血小板的粘附能力增强,更容易在损伤的血管内皮下粘附聚集,导致血栓的形成。
展开全部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