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与过敏性休克如何鉴别

感染性休克与过敏性休克的鉴别要点有以下几点:感染性休克是由于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感染造成的,可能是致病微生物本身,也可能是其分泌释放的物质引起的。而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源后引起的,不一定是致病微生物等。感染性休克必须在治疗休克的基础上抗感染,发生速度相对较慢。过敏性休克则发生快,需要立刻排除过敏原,并及时给以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常因使用某些药物,进食某些事物或异种蛋白或者接触花粉、各种蜂及虫的毒汁。有药物、食物等过敏原接触史;早期症状主要为口干、舌及手足麻木,喉部发痒,头晕眼花,胸闷,恶心及呕吐,烦躁不安等。继之全身大汗、面色苍白,口唇发干,喉头发紧,气急,呼吸苦难,意识丧失。进而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心音减弱;有肺水肿者,双肺可闻及水泡音;严重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荨麻疹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脓毒症是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神志改变以及白细胞增高等。实质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当严重脓毒症继续发展,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感染性休克诊断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因为大多数感染性休克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释放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并继发微循环出现障碍的疾病。那么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明确的感染病灶,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要见于消化道穿孔,比如化脓阑尾穿孔或者是肠破裂穿孔。第二,要有休克的症状,也就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甚至尿量减少。第三,血常规检查一般提示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或者是核左移。

过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怎么治疗

过敏性休克,首先就要抗过敏治疗,有的时候给一些升血压的药物,等过敏的情况好转了,休克也就好转了。 临床上最麻烦的、风险最高的就是感染性休克。因为它一般出现在体质比较差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一旦出现感染的情况下,免疫功能又差,这时候就会造成细菌入血,造成机体的反应,引起感染性休克的表现。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大部分表现有神志不好,意识淡漠、心率很快、血压下降、四肢湿冷。在治疗中,困难重重,除了要抗休克治疗,还要补液治疗、要给予强力的抗休克治疗,给予强效的抗感染治疗,后期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比如肾功能不好,可能需要透析,病人肝不好,要护肝,呼吸衰竭,要用呼吸机等。

感染性休克的原因

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的是感染,感染了细菌或者是真菌或者是某些病毒之后,这些微生物在血液里面大量生长繁殖,这些大量生长繁殖的一些代谢产物,就容易出现一些毒素、内毒素血症、外毒素血症或者病毒血症,这就是败血症。这些内毒素血症感染所导致的一些严重的内毒素血症、外毒素血症,或者是一些病毒血症,就容易导致身体广泛的一些改变,容易出现一些发烧,如果感染得不到控制,就容易出现身体的酸中毒,从而出现感染性休克,从而出现血压低,所以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