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出现自我伤害行为是怎么回事
2019-09-20 52293次观看
唐秋萍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自我伤害行为作为一种创伤性体验,是世界范围内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青少年作为自我伤害行为的高发人群,心身健康受到该行为的高危险性、高反复性的消极影响。<br />
从心理学家提出的自伤理论模型可看出,不良的早期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尤为重要,可能会影响个体情绪管理的调节能力,从而导致个体做出自伤的行为。频繁的自伤行为是自杀行为的强烈预测因素,所以应引起特别重视。<br />
自伤行为本身是种创伤性的体验,但为什么青少年还要伤害自己,按照精神动力学理解,这个个体可能存在着比自伤带给他的伤害更严重的伤害存在。<br />
临床上也常常碰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出现频繁自伤前跟父母讲过心情方面的事情,但可能得到的回答是说他矫情。于是这种不被理解的痛苦,对家人的绝望再加上青少年阶段学业压力繁重,这种长久积压的情绪带给他的痛苦可能比自伤造成的痛苦更大,甚至很多患者会说看到自己流了血,反而觉得放松一些。所以孩子有时隐藏得还有更严重的痛苦,需针对那个部分更好的去帮助他们。
展开全部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