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
2020-07-15 30361次观看
张凤芝
主任医师 吉林省脑科医院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期缓慢起病,临床上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症,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与以下因素相关。<br />
一、生物学因素,遗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患本病的危险率约为4%到14%,是一般人群的10倍,若双亲均患有精神分裂症,其患病危险率可达到40%,在患者的二级亲属中,患病危险率高于一般人群的3倍。<br />
二、神经免疫、内分泌因素、临床事实说明内分泌在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同时,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多巴胺水平的升高,五羟色胺水平的异常,谷氨酸水平低下等,其他神经递质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br />
三、个人的特殊特征,比如孤僻、内向、敏感等生物学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因素。<br />
四、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与家庭成员交流障碍,以及产伤、病毒感染,都可以使易感因素的人发展成精神分裂症。<br />
五、心理应激,有精神分裂症易患的人群,在心理应激下,可有精神分裂症的发作。
展开全部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