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2019-09-06   45093次观看  

昝丽坤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肿瘤医院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整个结直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多在15岁以前出现息肉,初起时息肉为数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数可增多。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至中年几乎全部病例将发展为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诊断不困难。第一是有家族史,青少年期即可发病,有腹部隐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结肠镜下整个结直肠布满大小不一的息肉,息肉的数目大于100个,而一般多发性息肉患者的数目最多只有几十个。病理组织学检查类型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瘤或绒毛状腺瘤,以管状腺瘤最多见。呈绒毛状腺瘤结构的比较少见,息肉越大越呈绒毛状,其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癌变率极高,40岁左右即可发展为癌。故一经诊断应积极手术治疗,有家族性腺瘤性的息肉病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常在没有早期症状前,即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展开全部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