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中药方

咳嗽是呼吸道的常见症状,也是很多疾病的首发症状。中医认为咳嗽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外感咳嗽,一个是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一般都有外感症状,比如流鼻涕、嗓子痛、发烧等等。内伤咳嗽一般就是由慢性病导致的咳嗽。常见咳嗽药方如下:1、风热咳嗽:风热咳嗽症见咳嗽频繁剧烈、咽痛干燥、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方用桑菊饮,组成为:桑叶12g,菊花12g,杏仁9g,连翘9g,薄荷6g后下,桔梗6g,芦根9g,甘草6g2、风燥咳嗽:风燥咳嗽症见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方用桑杏汤,组成:桑叶12g,杏仁9g,沙参9g,浙贝母9g,栀子6g,梨皮12g3、痰湿咳嗽:痰湿咳嗽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粘稠或质稀,色白或灰,咳声闷重,胸中憋闷。方用二陈汤加三子养亲汤,组成:法半夏9g,陈皮12g,茯苓12g,甘草3g,莱菔子9g,紫苏子9g,白芥子9g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咳嗽中药方

小儿咳嗽的中医用药用量可以根据年龄来划分,新生儿用量是承认的六分之一,一岁以内的婴儿用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一岁到三岁的幼儿用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二,六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接近成人用量;在用法方面,新生儿可以用滴管少量频服,三岁以内的幼儿,汤药熬出150毫升到200毫升,学龄前儿童300到400毫升,可以灵活变通的少量多次喂服。

治小儿咳嗽的中药方

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桑菊饮,葛根汤,杏仁茯苓甘草汤等,这些都是传统的方剂,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加减应用,治疗咳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中医认为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外感风寒,外感风热而引起咳嗽,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根据引起的病因,主要的临床症状,综合分析辨证论治,选择适合的方剂。

失眠中药方

失眠的中医方药有很多,选用人参、枣仁、当归等药物进行加工配伍,能有效避免明显的身体不适和失眠,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并选用归脾丸进行治疗。比如失眠伴有多梦,可以适当的选用龙骨、牡蛎、珍珠母、磁石、代赭石、龙齿等具有重镇安神作用的中药;其汤名为泻肝安神汤,主要由生珍珠母30g、钩藤15g、丹参15g、夏枯草15g、竹荪15g、荷花皮10g组成。第二,阴虚血虚主要通过滋阴养血、安神安神来治疗,这汤的名字叫疏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