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同时要注意防止出现有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在卧床期间,要注意适当的被动活动肢体关节,防止产生皮肤压疮,或者出现右下肢的深静脉血栓,所以在早期护理方面,会比较关键。在护理要点方面,要注意选择良肢位的摆放,同时要注意定时的翻身拍背,有利于肺部的引流,促进痰液的排出,可以加快肺部感染的恢复。对于脑梗塞的病人,如果出现有肺部感染,主要考虑是由于本身存在有吞咽功能障碍,或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产生的这种现象。

感冒引起肺部感染

感冒的患者如果持续发烧超过5天以上,特别是中高度的发烧需要引起重视,完善血常规、胸部X光片或CT,排除是否合并有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使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或者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按照疗程规范的进行治疗,一般需要7-14天。感冒多数是因为感染病毒、细菌而引起的,特别是合并细菌感染时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感冒也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多见于治疗不及时或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肺部感染消炎药

需要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包括头孢、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需要使用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红霉素或者是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如果患者的血常规提示了白细胞的升高,中性粒细胞,中性粒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也出现明显的升高,我们考虑为细菌感染。如果患者出现了肺内的炎症,我们要评估患者所患的致病因素,常见的感染因素为细菌、病毒和非典型致病菌,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特点,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也是不同的。

肺部感染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肺部感染查体

肺部感染种类比较多,多数患者有面颊的绯红、气促、鼻翼煽动等体征,听诊肺部常常会有异常的表现,可以有呼吸音的减弱、胸膜摩擦音、肺部啰音等。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以明确肺部感染的具体类型,以便针对性用药。具体检查的项目一般如下:1、血常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通常在10000-30000/μL,中性粒细胞常常在80%以上,并且有核左移,细胞内可以见毒性的颗粒;2、痰液的细菌涂片检查以及痰培养:通过细菌的涂片检查和痰培养可以尽早确定病原体,对于治疗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用PCR检测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同样可以提高诊断率;3、影像学的检查:不同的疾病,肺部有不同的影像表现;4、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有助于确定患者病变的程度、病程和治疗的效果。

预防肺部感染

植物人,即卧床病人预防肺部感染,第一要做好基本的预防措施,比如环境、温湿度,要注意开窗通风。第二是保证病人手的卫生,避免其他人手不干净导致病人的肺部感染,还要做好病人的翻身、扣背、吸痰、口腔清洁等方面的基础护理,一般情况下,卧床病人2到3个小时要翻身一次,并进行肺部的护理一次,如扣背、吸痰。还要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患者有没有发烧、咳嗽、咳痰的情况,如果有咳痰,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如何。一般植物人会留置胃管,留置胃管也会引起肺部感染,预防感染要注意评估导管的位置,每次喂食前要将床头抬高30度以上,防止误吸的发生,这样可以避免肺部的感染。

心衰肺部感染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经过一些药物治疗,肺炎并不能得到控制,患者很快会因为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原因导致死亡。但是,如果是轻症的肺炎以及心衰,在经过抗感染药物治疗之后,肺炎得到控制,心衰也可以得到控制。心衰、肺部感染的生存期,是难以确定的,主要看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