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功效和作用

茵栀黄口服液主要成分是由茵陈蒿、栀子、黄芩、金银花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茵陈为菊科植物,是茵陈蒿的干燥幼菌,味苦性寒,主要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的黄疸,所含有的茵陈酮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剂,具有清热解毒、促进胆汁酸分泌,增加胆酸及胆红素排泄量, [1];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本经》谓其“主诸热黄疸”,兼有消炎、利胆、安胎作用,黄芩中的黄芩苷(每10毫升茵栀黄口服液中含黄芩苷0.4g)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胆囊收缩[2];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金匮要略》描述栀子素具有清利三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显著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用于治疗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具有凉血解毒、促进胆汁分泌和活血化瘀的作用[3]; 金银花含有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能够加快肠蠕动,消炎、解毒作用显著[4],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4];;

    茵栀黄口服液含有茵陈、黄芩、金银花、栀子等提取物, 故为退黄之药物选择。有不少学者研究【5] 证实了茵栀黄口服液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的辅助药物。近年来也有作者探讨研究了其降低胆红素的分子学机制[6];;

中医学认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归属于“胎黄”范畴,谓之胎疸。由于孕母在孕前、孕中受湿热邪毒而传给胎儿,造成分娩下的小儿身体发黄,加之新生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湿热邪毒不能及时代谢排出,以致胆汁淤积,出现皮肤黏膜发黄。因此,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立论,但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综合因素导致,包括新生儿初期红细胞代谢特点、肝酶活性、白蛋白水平以及疾病、甚至喂养不当等原因,因此茵栀黄口服液不是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方法,是辅助用药,因其“寒凉”的中药特性,新生儿用药时注意慎重评估,避免用药后出现腹泻。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黄疸症状

如果病情严重,也会出现哭闹乏力、不爱喝奶、睡眠减少、情绪不稳定、昏厥发热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婴儿的大脑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影响到以后的智力发育。核黄疸会导致婴儿眼睛变白、皮肤发黄、反应迟钝。黄疸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巩膜、虹膜的黄染表现,还会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疼痛、浓茶样尿、陶土样便等症状。建议:出现上述症状后,您需要及时去医院的肝胆外科就诊。

治疗小儿黄疸用什么药

新生儿黄疸第一、可以用白蛋白,当血清胆红素接近需要换血的水平,并且白蛋白小于25g/L,可以考虑用血浆和白蛋白,以增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第二、可以应用碳酸氢钠来提高血的PH值,有利于未结合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第三、可以应用肝酶诱导剂,比如苯巴比妥,能够增加肝脏结合和分泌胆红素的能力。第四、可以用丙种球蛋白,能够破坏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临床效果比较好。

黄疸原因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可能考虑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后性黄疸,需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对症治疗,以免耽误病情。6岁的孩子出现有黄疸,这个要引起重视,特别是有病毒性肝炎或者是有胆汁淤积等引起出现的黄疸,这个多半是病理性黄疸引起的,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肝功能,还有B超查看的。建议先带孩子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化验,然后这个主要是对原发性疾病治疗的同时,保肝护肝治疗和退黄治疗为主。黄疸主要是血液中的胆红素过高出现的一些症状,如果血液中的胆红素很高,大于34.2就可以出现黄疸的情况黄疸的原因包括溶血性黄疸,主要是因为红细胞破坏,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胆汁淤积性黄疸主要是胆道梗阻而引起的胆红素排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