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经常引起掉牙的情况,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牙周炎,也就是牙周的萎缩,从而造成牙龈和牙槽骨的萎缩,从而使牙齿一颗一颗的松动脱落,这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一般发展到重度才会引起牙齿的脱落,所以在疾病的早期就应该做好牙齿的护理,包括洁牙和龈下的刮治这些都是保护牙齿不脱落的较好方法。经常掉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口腔问题,但是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先需要明确到底是多大年龄的病人,因为有些特殊的病人可能是因为肿瘤或者外伤的情况出现牙齿脱落的现象,这些一般不做特殊的处理。
牙齿虫牙发黑怎么办
如果牙洞不大,在临床治疗上也比较简单,患者的痛苦也较小,需要用高速的涡轮钻头将感染发黑的牙体硬组织去除干净之后,再用复合树脂充填牙面,恢复牙齿的形态即可。如果牙髓没有受到感染,在去除腐败的牙体组织之后通常会做间接盖髓治疗,即在窝洞底垫一层氢氧化钙护髓药物之后,再行常规的树脂充填。如果发黑的牙洞面积很大,经常引起疼痛或者导致食物嵌塞,需要先拍摄X线根尖片确定窝洞距离牙髓腔的远近,牙体感染是否波及到牙髓。如果出现牙髓炎症,对患牙要先做根管治疗,再进行牙冠缺损的修复。
牙齿一片一片的掉
可能是出现了龋病,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它会激发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会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若不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发展的最终结果便是牙齿丧失。龋病的特点就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病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是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制脱矿,另一种就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口腔环境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齿的发生密切相关,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要1.5到2年,因此即使致病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一定会立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