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首次发病,还是复发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碍,而且睡眠障碍常常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首发症状。入睡困难常常是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要主诉,特别是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常常存在入睡潜伏期延长。也有研究证实,睡眠潜伏期可延长到数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患者极度的焦虑,把自己的全神贯注于妄想的内容和幻觉现象,引起活动过多。起夜患者出现病情衰竭之前可以一直保持清醒,昼夜周期可以部分的或完全的倒转,甚至恢复到多项性睡眠的模式。随着精神分裂症症状好转,入睡困难也会逐步地得到改善。过度睡眠对精神分裂症当中也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由于兴奋过度出现精神衰竭的患者,会出现过度的睡眠现象。有些患者的睡眠可以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在某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时间少、浅睡多梦、觉醒次数多、觉醒以后难以再度入睡。在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也是常见的现象,在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会出现睡眠减少的现象。另外,因为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过度的镇静作用,也可能会引起某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睡眠过度。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精神分裂症产生的病因,我们一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遗传因素:较多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具有遗传性,而且这个病的遗传度大于50%,并且是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家庭环境因素:如果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幼年生活在破裂家庭中发病率也比较高,某一些生活事件导致患者出现了思维情绪行为改变,可能会逐渐出现精神症状。精神分裂症是指一组病因不太明确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多数具有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精神活动的显著异常,并且会导致明显的职业以及社会功能损害。但是这些生活事件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诱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例如母亲在怀孕时严重的营养不良,在妊娠期内出现病毒感染,围产期的孩子出现脑损伤,神经发育受损等,这些情况都可能是发病诱因,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作起到一定作用。
早期精神分裂症
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表现之前,病人可能会有早期症状,有人认为这是从异常行为症状,像精神病症状的过渡时期,也可以说是从最初可觉察的症状向真正的精神病性症状发展的阶段。一般早期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二、认知的改变,患者行为古怪,异常观念,朦胧状态,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等。三、感知改变,表现为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发生变化。四、行为改变,患者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以功能水平下降等等。五、躯体改变,患者可以表现出多种躯体不适的感觉,如头痛,睡眠和饮食的改变,乏力,活动或动机下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