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保疗效要注意六大忌口

古代早就认识到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可吃某些食物,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治疗效果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为了取得良好的疗效,在服用中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另外,在服用中药时,最好不要喝饮料,因为饮料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成分也会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而降低药效。

吃中药保疗效要注意六大忌口

1、萝卜

不管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卜,否则的话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

研究已经证实,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疗以及滋补的作用。因此经常有吃中药习惯的人要注意,对萝卜必须要敬而远之。

2、生冷

吃中药期间对各种生冷食物也因该尽量避免食用,我国中医指出,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食用后非常难以消化。而且生冷类食物在食用后还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上吃中药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胃肠道,从而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时要避免吃生冷类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就算没有在吃健脾暖胃方面的中药,在平时生活中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否则的话将会导致病症更加严重。

3、辛辣

各种辛辣的食品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靠需要忌口的,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我国中医指出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因此在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这类食物,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比如像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这些食物如果在吃中药期间食用的话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并且引起出血症状。

4、油腻

各种油腻的食物在服用中药期间同样要忌口,中医指出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并且还有助湿生痰、滑肠滞气的特点。食用后会与药物混合并且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更应该少吃这类食物。

这些都是在吃中药期间不能吃的食物,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降低药性并且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吃中药期间还应该避免吃西药,以免药性相冲。

5、腥膻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6、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

总之,服药忌口有其一定的科学道理,这些也是长期临床观察的经验总结。当然,忌口也不能绝对化,要因人、因病而异,对一般病人,特别是慢性病人来说,若长时间忌口,禁食的种类又多,则不能保持人体正常所需营养的摄入,反而降低了人体的抵抗力,对恢复健康不利,因此在医师指导下,可适当食用增加营养的食物,以免营养缺乏。

心阳虚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阳虚的症状

心阳虚属于中医病症,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畏寒喜暖、四肢逆冷、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心胸憋闷、刺痛等症状。心阳虚与情绪波动较大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患者会出现神经衰落、反应迟钝、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心悸、出汗、畏寒等症状。

心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易于消化,富于营养,可促进气血生成,忌膏梁厚味,因其易生痰浊,困阻脾阳,壅遏脉中,阻滞心脉诱发心痛。心阳虚主要是应用四物汤,饮食上注意饮食的调节,因心血不足,常见脾胃健运不及,且忌饥饱失常,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则心血更虚,宜高蛋白饮食。心阳虚发生之后需要进行温补肾阳的治疗,一般可以选择补益心气、温阳散寒的药物来帮助改善,比如人参、甘草、附子、桂枝等等,并且还要根据病情的具体轻重缓急来选择具体的药物,一般的情况可以在桂枝附子汤中加入人参进行治疗,对于比较严重的病症,可以选择参附汤。

治疗阳虚的药物

治疗阳虚的药物大多是属于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通过温补的功能,达到补阳的目的,这类的药物有附子、肉桂、桂枝、吴茱萸、仙灵脾、仙茅、五味子、枸杞子、补骨脂等,阳虚的病症根据心脾肾的不同,而所治疗时应该有所针对性,如果是属于心阳虚的则选用补心益阳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脾阳不足的,则应选用具有补脾阳的药物治疗,治疗肾阳虚弱也是如此。因为每种中成药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四神丸主要针对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的情况,五子衍宗丸主要针对肾阳虚引起的早泄以及不育的情况,济生肾气丸主要针对肾阳虚引起水肿的情况。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四神丸、五子衍宗丸等等。都可以达到温补肾阳的效果。治疗肾阳虚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桂附地黄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在服用药物期间不要喝酒,不要吃生冷、辛辣和过于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喝茶叶水,以免影响到药物的治疗功效,多喝一些温开水有利于促进药物的代谢和吸收,不要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