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骨骼发育的小妙招

在骨科门诊,常常可见到家长带着2-7岁的儿童就下肢问题前去问诊,比较多见的原因一是因为孩子双下肢弯曲,呈“O”或“X”形;另一种是双下肢不等长。专家介绍,在儿童时期,孩子的下肢是从“O”形→“X”形→变直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帮助孩子骨骼发育的小妙招

2岁以内:因受身材比例问题、经常用尿布及体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下肢通常会偏向“O”形;

2-4岁:因受到生长、负重与姿势改变等因素等的影响,下肢又会逐渐偏向“X”形;

4-7岁:这个时期小孩的双下肢会从“X”形逐渐变直;

10岁左右:95%的小孩下肢外观上会完全变直。

专家认为,儿童的骨结构以软骨成分为主,关节韧带相对松弛,肌肉相对较无力,骨骼特别容易弯曲变形,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就有可能会变畸形,父母也要预防孩子下肢变形。

肥胖的孩子下肢易变“X”形

在骨科门诊,有一位妈妈非常着急。她说:“我儿子快三岁了,近来发现他的小腿越来越弯,这是否是缺钙引起的?”

只要大腿中段、膝关节以及脚踝都可以并拢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是正常。只有当双侧膝盖并拢时两侧踝关节内侧不能靠拢,且距离超过2厘米以上,才是“X”形腿。有“X”形腿的儿童,双侧膝关节容易互相碰撞而容易出现跌倒等现象。

“以前小儿的‘X’形腿多数是佝偻病所致,现在城市里的儿童中极少发现佝偻病。”孙医生说,“现在主要是肥胖儿及扁平足的孩子容易变‘X’形腿,这主要是下肢承受过重的体重所致”。另外,过早学走路也容易让孩子的腿变形。孙医生说,不少妈妈喜欢早早给孩子用学步车,其实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孩子的步态,因为当孩子下肢肌力不够的时候,这种辅助的器具往往导致宝宝的下肢在外力(自身体重)的作用下变形。

佝偻病、外伤、姿势不良均可造成小儿双腿变形。因此,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们还是要预防孩子下肢的变形。比如,孩子到了2-3岁的时候,如果要骑童车的话,每次骑童车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骑30分钟左右比较适合。

另外,还需要改变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比如不要让小朋友有双下肢跪坐的习惯,鼓励孩子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以增加双下肢肌肉的力量。可以让孩子坚持进行两脚踩直线的练习,这样也能改善下肢的畸形。

小儿营养不良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吃什么

小儿营养不良根据缺乏维生素的种类不同需要补充的食物不同: 1、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缺乏容易出现夜盲症以及皮肤粗糙,所以在注意均衡膳食时,可以补充维生素A; 2、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可以导致佝偻病,预防佝偻病用维生素D或维生素AD,预防剂量是每天400-800个国际单位,营养缺乏维生素A和D的时候,可以补维生素AD的合剂,每天补一粒维生素D,给孩子预防,维生素AD的缺乏就可以的; 3、还有一些水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缺乏,这样的注意均衡膳食就可以,比如缺乏维C可以导致脚气病,皮肤粘膜干燥容易鼻出血,缺乏维生素B容易引起皮肤的损伤以后,愈合障碍或容易引起口腔溃疡。维生素C在蔬菜水果里含量相对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维C,像猕猴桃、橙子含维C比较多,蔬菜里的维生素C在烹调的时候容易被破坏,所以要讲究烹调技术,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B族维生素在一些麦麸以及瘦肉含量相对比较高。

小儿营养不良的分类有哪些

儿童营养不良的分类包括有三类:低体重、营养消瘦、发育迟缓。那低体重指的是孩子的体重和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的体重相比,这个平均值低于体重低于平均值减两个标准差,称为低体重,低体重又分为轻度低体重、中度和重度,轻度是指平均值减1-2个标准差之间为轻度,体重低于2-3个标准差之间为中度,体重低于平均值减三个标准差以上,称为重度低体重。发育迟缓,指的是小儿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平均身高的减两个标准差以上为发育迟缓,身高平均值减一个标准差为轻度发育迟缓,减2-3个标准差之间为中度,平均值减三个标准差以上的低于这个平均值减三个标准差以上的为重度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吃什么

除此以外还有反应差,食欲不振,贫血,维生素缺乏,腹泻等这些表现,喂养不当造成的孩子营养不良,家长一定要及时的补充辅食,一岁以后,饮食应该向成人过渡,可添加稀粥,碳水化合物,奶制品,鱼,肉蛋等等。小儿营养不良由于热量或者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孩子的体重低于平均同龄孩子的20%,即可称为是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