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一般是看餐后2h血糖是不超过7.8mmol/L的,一旦超过了7.8mmol/L就是异常了,7.8-11.0mmol/L之间,这个时候叫做糖耐量的异常。一旦餐后2h血糖超过了11.1mmol/L就可以诊断糖尿病了。当然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当中,我们不能靠一次血糖进行诊断。我们推荐的事非同日、非同时,然后2次餐后2h的血糖都超过了11.1mmol/L,才能够做出诊断。餐后血糖的正常范围内是不超过7.8mmol/L,一旦超过以后,就可能提示您的糖代谢有问题。这个时候建议到内分泌科进行就诊,必要的时候做一个糖耐量实验。专家提示:餐后2h血糖小于7.8mmol/L时,属于正常范围。7.8mmol/L-11.0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异常,需要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超过了11.1mmol/L,并且2次的餐后2h血糖都超过的,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喝酒后多长时间测血糖
因为酒精可以抑制体内的糖异生和肝糖原的分解,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糖尿病患者大量喝酒,特别是空腹喝酒,容易造成严重的低血糖。一般建议喝酒之后8个小时才测空腹血糖。另外喝酒时间比较长,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往往不准。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饮酒,强调一周不超过两次,不超过50度的白酒不超过一两。
血糖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
对于血糖忽高忽低,要正确的认识,首先要知道,血糖它本来不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这样一个指标,正常人血糖,每天本来就是有峰值和谷值的,比如说是每天的凌晨的话,会因为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会有血糖的峰值,然后每一餐后,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会有血糖的峰值,因此血糖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它本来就是忽高忽低的,因为还有这些睡眠的影响,运动的影响,血糖是时时刻刻它都在波动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他的血糖,要尽量的做到一个相对的平稳,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太大,其实可能主要是因为几个原因,一个就是患者的饮食和运动不规律,有的人的话,今天想吃了吃两个馒头,明天不想吃了只吃点菜,一点主食不吃,然后降糖药物照常使用,这样是不是就会出现,血糖忽高不低的这样一个情况,或者就是压根降糖药物,都不规律使用,今天想吃药了吃一点,明天不想吃了 可能就不吃药,那么这样的话,血糖也会忽高忽低,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指标,不仅包括它的平均血糖水平,血糖的波动也是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因此要做到一个比较平稳的,尽量去避免过大的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可能因为饮食和运动不规律或服药不规律。专家提示:血糖本就不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值,每天有峰值和谷值,如用餐后食物消化吸收,出现一个峰值。血糖还受睡眠、运动的影响,时刻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