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腰椎间盘突出进行的是脊柱融合的手术,由于脊柱融合往往需要脊柱的内固定,在进行脊柱内固定手术后,腰椎的稳定性即可建立,一般对于脊柱融合手术,鼓励患者在术后24-48小时之内下床活动,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也可以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带来的下肢并发症,如卧床过久会导致下肢血栓以及肺部炎症等并发症。如患者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椎间盘镜、单纯切除等小开窗手术等,由于这类手术基本上对于腰背肌的肌肉损伤极小,也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现在可以做到术后大概2-4小时就可以佩戴围腰下地进行活动。现在脊柱外科总体上不鼓励术后进行长期的卧床,越来越多的鼓励患者早下床、早活动、早下地,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症状的缓解具有明显的作用。从现在医学理论和手术的目的来说,不主张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进行过长的卧床时间。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判断
对于疑似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怎么确诊?下面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王诗军为您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是需要症状,体征和影像学三者相符,同时要排除其他一些引起坐骨神经痛或者是腰痛的疾病。典型的症状就是腰痛,下肢的疼痛,麻木,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典型的体征直腿抬高实验是阳性的,小腿,一定区域的皮肤的浅感觉的减退。典型影像学表现目前最清晰的就是核磁的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
对于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皮肤受压情况,防止局部水疱、溃疡及褥疮的形成,防止双下肢肌肉萎缩、无力,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要嘱患者多喝水,可以促进排痰,防止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的感染。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能够生活自理的患者可以进行局部固定,防止跌伤,防止腰部过度的活动,可以促进局部恢复。腰背部肌肉按摩可以防止肌肉的萎缩、无力,关节的功能锻炼对于防止关节强直和僵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理状态有非常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