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喂奶是按需还是按时?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天然食物,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是宝宝最安全、最健康的食物。母乳喂养期间,妈妈与孩子之间建立的情感交流和依恋关系,能给孩子一种安全感。但母乳喂养中也存在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新手妈妈,比如,给宝宝喂奶,究竟是按需哺乳还是按时哺乳呢?

给宝宝喂奶是按需还是按时?

按需哺乳,是指没有任何时间限制,根据宝宝和母亲的需要给予喂奶,具体地说就是,宝宝饿了要喂,妈妈觉得奶胀的时候也可以给宝宝喂,喂奶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是不受刻意的限制的。

按需哺乳,是目前比较推崇的一种成功的喂养方式,尤其是在宝宝刚出生后的前面几周,实施按需哺乳,是母乳喂养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新生宝宝发育非常快,但其消化系统及各项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在宝宝吃奶还没有规律以前,一定要按需哺乳,只有按需哺乳,才能保证其生理发育的需要,如果严格地按照固定的时间给宝宝喂奶,则可能会导致宝宝在饥饿的时候没有奶吃,而在还没饿的时候又硬让他撑着。这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让宝宝对吃奶产生一种烦躁的心理。

宝宝吸吮母亲的乳汁时,这个吸吮动作的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能够促进泌乳素的分泌,从而使乳汁源源不断地产生,自然,孩子也就有足够的奶水来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同时,妈妈感觉奶胀的时候给宝宝喂奶,有利于缓解奶胀,能够很好地避免因乳汁积聚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要做到按需哺乳,首先妈妈得知道自己家的宝宝每天需要吃多少的奶,而这个量,是得靠妈妈平时的细心观察和摸索的。由妈妈自己摸索掌握出来的喂奶次数和量,才是最科学最适宜自己宝宝的喂养方法。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胃容量是非常小的,只有10ml左右,而且没有弹性,他每次能吸吮到的初乳量也就只有10ml左右,奶量少加上奶在胃中停留的时间短,所以,刚出生的宝宝通常每一两个小时就得喂一次奶,一般来说,刚出生半个月内的宝宝一天的喂奶次数大约在10次左右,即使是在夜间,也需要给宝宝频繁喂奶,而且经研究发现泌乳素分泌量在睡眠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清晨3-4时泌乳素分泌浓度是中午的一倍,所以鼓励妈妈可以在夜间多点给宝宝喂奶。等宝宝长到第二、三个月的时候,他的胃容量也慢慢地长大到了100ml以上,这个时候,喂奶的频率可能就变为2~3个小时左右一次了。每次喂奶的时候都应该要让孩子吃的充分,千万不要怕孩子吃多了而掐着时间喂奶,孩子吃饱了,他自然会主动把嘴从你的乳头中移开。

通常宝宝想吃奶的时候会有以下一些信号:如本来安静入睡的宝宝小动作特别多了,头扭来扭去,张着小嘴巴在拼命地寻找奶头,一旦触碰到奶头时就迫不及待地认真吸吮起来;哭闹等。哭闹是宝宝想吃奶的最明显的信号了,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哭闹都表示宝宝饿了,当宝宝哭时,妈妈得心中有数,看看距离上次喂奶的时间有多久了,这样能帮助妈妈判断宝宝哭是不是真的需要喂奶了,因为有时宝宝哭也有可能是尿布湿了,或者是身体不舒服了。这种默契是需要妈妈自己在平时的喂奶中认真揣摩的。

婴儿喂养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四个月婴儿喂养

四个月的婴儿主要就是吃奶粉,需要定时定量给孩子喂奶,一般三个小时给孩子喂一次奶粉,一次吃奶120-160ml左右,一天吃五到六次。因为个体差异原因,如果孩子胃肠消化功能好,可以试着给孩子添加辅食,可以一天可以吃一到两次米粉,给孩子打一些蔬菜水果汁喝,但是刚开始添加辅食,不要给孩子吃的过多,由少到多的添加。从4或6个月龄到8个月龄短短2~4个月的时间,婴儿要从单纯奶过渡到成人食谱,仅在食物质地上比成人软、烂、碎,这期间每加一种新食物或改变一次食物质地都需要婴儿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正常的胃肠功能,同时家长还应有适宜的喂养行为。母乳喂养4~5个月龄每天5~6次,每次150~180 mL。四个月的宝宝肠胃功能不完善,消化功能比较弱,不能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可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的现象产生,要少食多餐,每餐不宜喂奶过多。

婴儿喂养不足的症状

婴幼儿喂养困难是存在于婴幼儿期的一种常见喂养问题,可能是婴幼儿吸吮—吞咽—呼吸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中出现问题所致,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饮食习惯的异常和行为的异常,如食欲下降、挑食、偏食、厌食、进食时间过长等,喂养困难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可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贫血等,因而一旦发现应积极干预,以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合理喂养,促进小儿正常发育。

婴儿喂养常出现的问题

婴幼儿喂养的常见问题包括:1、1岁以内: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辅食品种从单一到多样;2、1-2岁:均衡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10月龄婴儿的食物可以开始加盐,食盐量为成人的1/4,不宜过咸,以免加重肾脏负担;3、2-3岁:荤素搭配,避免食用反季节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