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三暖一凉”健康秋冻

近段时间,医院里挤满了因感冒前来就诊的孩子,其中有不少孩子的感冒都是“捂出来的”。对此,儿童保健医生表示,初秋,家长给宝宝过早、过多捂上厚衣服反而容易致病。

“孩子感冒并不是因为穿少了,而是因为不适应低温气候,免疫力下降所致。”医生说,孩子的抵抗力是在逐渐适应冷环境的过程中得以提高的。

特别是上幼儿园的孩子,由于经常要活动,穿得太多使宝宝一动就出汗,若不能及时擦干、换上干爽的衣服,更容易着凉生病。除了给孩子多准备几件小马甲外,还可以多准备一些垫背巾。

“秋冻”进行之时如何给宝宝正确穿衣,医生告诉家长一个小诀窍,查看宝宝穿衣是否合适,只要保证“三暖一凉”就可以,一是手暖、二是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

手暖:抚摸宝宝手心,如果是温热而无汗,证明穿衣是得当的。

肚暖: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头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如果头部捂得严严实实,反而不利于体热蒸发,特别是当孩子发烧时,更不可捂住头部。

“孩子的体温调节功能有待完善,即使要冻,也不可操之过急。”医生提醒说,家长可以从三方面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

添衣循序渐进。气候刚转凉的时候,不要立即给宝宝添置过厚的衣服,要循序渐进,逐步添加。晚上睡觉时,盖被也不要太厚,房间内可以通风换气,这样能让宝宝呼吸道黏膜接触更多的冷空气刺激。

适当进行冷锻炼。最简单的方法是养成用冷水洗手、洗脸及喝凉开水(以25℃左右为最宜)的习惯。由于这是一个逐渐降温的过程,孩子一般都能适应,并且效果显著。

多参加户外活动。为了提高耐寒抗病能力,只要天气许可,就可带孩子到室外活动活动手脚。

消化不良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消化不良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罗马标准,符合以下标准,即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第一,存在下述一项或多项临床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部疼痛、中上腹部烧灼感等症状。第二,病程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三个月症状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第三,需要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做胃镜检查。还要注意,一定要除外其他一些病变,比如各种胃肠道疾病、肝胆胰腺疾病、肾脏病、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等,才能诊断。

消化不良表现

小儿消化不良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主要的症状有腹部疼、胃胀、嗳气,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佳,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部分患者儿童可能出现神经方面的问题,如神经萎靡、容易烦躁等症状。当表现明显时,可以适当的服用增进胃动力的药物和抗酸药物如铝碳酸镁等。

孕早期消化不良

孕期的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孕妇体内激素的分泌影响,因为孕激素含量会有所增高,所以就会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减弱,胃酸的分泌减少自然就会有消化不良。孕妇消化不良是一种孕期的正常反应,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如果不严重的话,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担心。一旦出现了消化不良,可以吃一些酸味的食物是能够有助于消化的,同时可以吃一些淀粉类的食物或者是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