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吃果冻易噎住致死

五花八门的果冻是儿童最爱吃的糖果,可是儿童因吃果冻而被致死的事件屡有发生。在国外,也有因吃果冻噎死的报道,曾导致大批果冻被回收。所以,在育儿

笔者也曾遭遇果冻噎着的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节日是全家团聚的日子,阖家沉浸在欢乐之中。突然,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打破了客厅内的祥和气氛。开门一看,只见邻居小璐站在门口,表情焦急,说她两岁的儿子小明吃了一颗果冻被噎住了,我立即随小璐过去。但见小明由他的姑姑抱着,表情痛苦,脸色青紫,呼吸困难。在旁的小明奶奶捶胸顿足地说:“都是我害的!小明爱吃果冻,我特地给他买来,谁知吃了一个就被噎住,要是孙子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我让小璐搬来一把椅子,坐定后,立即接过孩子,脸朝外,背紧贴我的前胸坐在我的大腿上,随即用手顶住他的上腹部,使劲地朝后上方挤压,压一下立即放松,此时,在场的人都看着我的动作,屋内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一下,两下,三下,突然,一颗果冻从小明的口中喷出,小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在场的人们齐声高喊:“小明得救啦!”

儿童噎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之一,因为儿童的吞咽反射尚不完善,因此吞咽动作有时会出现不协调。在吃果冻、糖果、豆子、花生仁等食品时,偶有闪失,这些东西便会进入“旁门左道”,滑入气管,成为气管异物。异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如不及时抢救,大脑细胞缺氧,数分钟之内即丧命。特别是果冻所致的噎食,死亡率很高。一般糖果、花生仁等硬质食品堵塞气道常有缝隙,尚不会立刻致死。果冻则不然,果冻主要成分是卡拉胶,富有弹性,一旦堵住气道,就像橡皮塞一样,会将气道堵得严严实实的,造成的窒息症状更为严重。“时间就是生命”,应分秒必争,就地进行抢救。许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却抱着孩子往医院跑,殊不知,孩子往往在送往医院途中已经死亡。因此,学会噎食的现场抢救非常有必要。

儿童噎食的抢救方法,过去是将孩子头朝下,倒提起来,轻拍其背部,此法效果不理想。上世纪70年代,美国泽维尔大学亨利·海姆里希博士,创用“海氏手法”,大大地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它的原理是,突然增加受害者的腹压,使横膈上抬而推挤胸腔,迫使肺内残余的空气经气管冲向喉头,堵塞在气管内的异物,受突然产生的气流作用,被冲出喉头,气道立即恢复通畅,症状立即得到解除,此法又称“余气冲击法”。小明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坐位)获救的。多年来,美国各媒体反复推荐这一救命的海氏手法,美国人几乎家喻户晓。此法简单易学,连小孩都会。1986年8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发一则美国新闻:一个6岁的小女孩吃糖果不慎,糖果滑入气管,顿时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在场一个5岁的小男孩,以前在电视中曾见过噎食抢救的画面,就按照电视中介绍的手法,帮助小女孩排出气管异物,使她转危为安,这可真是一个奇迹。现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海氏手法抢救噎食儿童,将他们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海氏手法除坐位外,还可采用站位和卧位,不但适用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尤其适用于噎食的老人。现将站位、卧位两种手法介绍如下:

站位:让受害者站立,救治者从背后将其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脐上区域),左手按压在右拳上,突然用力向上、向后猛压受害者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异物排出。此法适于较大的儿童和成人。

卧位:如受害者已昏厥倒地,不必扶起,让其仰卧。救治者脸朝受害者,双膝跪地。双手重叠置于其上腹部脐上区域,向背部、头部方向(即向后、向上)快速而猛烈地挤压,压后随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此法尤宜噎食的老人。

此外,还有自救法。受害者身边无人救助时,可以进行自救。用上腹部顶住桌角、椅背等硬物,或用双手顶住上腹部,快速而猛烈地挤压,促使异物从气道排出。

当然,现在通信设备发达,一面联系医院,一面尝试自救,也是可取的办法。如果一切尝试都失败了,可作最后一搏,大胆地用锋利的小刀做紧急气管切开(在颈部硬喉下面横切到气管通气),然后做人工呼吸,救醒后再到医院处理伤口。

不管怎样,不让小孩吃果冻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果冻是何物?人们恐怕不大清楚,因其带有“果”字,许多人认为是水果制做的。其实,一般果冻不含一丁点儿水果成分。它的内容有卡拉胶、山梨酸、魔芋粉、柠檬酸、甜味剂、香精、色素等。除提供一些纤维素外,根本无营养可言,对人体没有什么益处。但果冻造型美观、晶莹剔透、色彩纷呈、富有弹性、口感很好,深得儿童喜爱。若吃时不当心,会造成噎食致死。因此,奉劝家长们还是“因噎废食”好。

6岁女童幼儿园吃馒头被噎昏迷孩子噎着的急救法

孩子吃月饼噎住必须把握“黄金4分钟”

腹泻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渗透性腹泻

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习惯,注意多喝温水,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像生冷的或者盐腌后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出现渗透性腹泻要及时治疗,不然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可以服用止泻药来进行对症治疗或者辅助治疗,比如抑制肠蠕动的药物苯乙哌啶,舒丽启能等。渗透性腹泻:①大便量低于每日1升;②停止或显著减轻;渗透性腹泻其特点是:①大便量低于每日1升;

秋季腹泻与普通腹泻

秋季腹泻好发于9月到第2年的3月,以10月到12月为流行高峰,所以称之为秋季腹泻,好发于6个月到24个月的婴儿。秋季腹泻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水样便,大便次数、量、水份均明显增加,甚至每天达到十次以上,部分患儿可有精神不振,有的还伴有高热。严重者可以出现脱水的症状,可以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更严重者的患者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等并发症。

过敏性腹泻

过敏性的腹泻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在一周或者是两周左右会完全的恢复,不过具体的和个人的身体情况以及治疗的方式也是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建议是可以采取一些抗过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适当的也是可以服用一些激素类或者是抗生素类的药物,平时的时候应该多加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情况,尽量的是不要吃一些容易刺激和过敏的食物。坚持使用药物还要注意适当的喝一些温开水,因为腹泻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大多数患者患有该疾病的时候,自己不要胡乱用药,建议患者到正规的医院检查,谨遵医嘱用药。过敏性腹泻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14周岁的患者,最早可在2个月左右就出现症状,主要症状就是腹泻,呈现烂便或者暴发性水样便,可带有粘液和血;饮食要忌食油腻,忌食牛奶,羊奶,和蔗糖,不要盲目使用止泻药,忌用氯霉素,忌吃生大蒜,同时要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