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以中青年多见,我国发病率较欧美低,且以轻型为多。临床上肠外表现少见,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发热等,病程迁延,症状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约50%-70%的病变仅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向上发展至降结肠,甚至累及全结肠。按病变范围分型,可分为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和全结肠炎等。
结肠炎大便出血
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便血为暗红色,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常见的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直肠息肉、直肠腺瘤也会引起出血,如果患者得了肛裂,用力排便时粪便刺激肛裂的创面也会导致便血,便血一般呈鲜红色。如果便血为鲜红色,有可能为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出血原因可能为痔疮,尤其是内痔引起出血。如果出现大便出血应当积极的询问病史,结合胃肠镜等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有可能是结肠炎,但不一定是结肠炎。
慢性肠炎吃什么中药好
结肠炎症属中医泄泻范畴,而脾虚湿胜是导致泄泻的重要因素,所以日常调理可使用健脾渗湿的药物,如可服用参苓白术散等药调理治疗。中医治疗结肠炎以辨证治疗为主,如属脾胃湿热者采用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等加减;结肠炎在中医属于泄泻范畴,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腹泻、腹痛、畏寒怕冷、身体消瘦等症状。结肠炎是由免疫因素所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中医中药治疗结肠炎具有较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