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步骤,按压时的着力部位,主要为抢救者手掌等的大小鱼际之间的中点,以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作为着力点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深度为5到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200次每分钟,需要注意的是,胸外按压需要在硬质的平面上,每次按压后要使胸廓充分回弹,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
心肺复苏成功的表现
临床上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指征有以下几点:一、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恢复,用手触摸患者的颈动脉可以触及颈动脉的搏动,提示心肺复苏成功;二、患者呼吸恢复,可以看到患者胸廓有起伏,鼻腔有气流通过,证明患者呼吸已经恢复;三、患者的皮肤黏膜由青紫转为红润,证明外周循环是得到了恢复;四、患者血压可以测到,临床上一般超过60mmHg提示复苏是有效的;五、患者的瞳孔反射恢复,一些生理反射可以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的征象,特别是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恢复,心电监护可以看到有心电活动或者是窦性心律,可以认为抢救成功,转入ICU进一步进行的高级生命支持,继续抢救患者的生命,稳定病情。专家提示:心肺复苏成功的指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恢复、患者呼吸恢复、患者的皮肤黏膜由青紫转为红润、患者血压可以测到和患者的瞳孔反射恢复。例如用手触摸患者颈动脉可以触及颈动脉波动,或是患者胸廓有起伏,鼻腔有气流通过。
心肺复苏常见并发症
心肺复苏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对于心肺复苏胸外压按的幅度是有规定的,要求按压幅度在五厘米以上。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电除颤,由于除颤的电量在200-360焦耳,因此容易导致皮肤电灼伤。心肺复苏术是挽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实用急救技术,只要操作规范,就会极大程度的避免并发症发生。骨折段插入肺脏容易导致血气胸,骨折端插入心脏容易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心脏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