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为常见的表现之一,新生儿黄疸发生率60%~80%。出生后的一周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黄疸,即皮肤黏膜巩膜发黄,是由于胆红素沉引起的。正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40%左右的新生儿住院治疗是因为新生儿黄疸引起的,大多预后良好。当间接胆红素增加过高,过快时,可造成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十分必要。
目前新生儿黄疸主要治疗手段有光疗,药物治疗及换血,根据小时胆红素曲线图同时结合新生儿不同危险程度指定新生儿黄疸干预建议。对于足月新生儿我们多采用美国Bhutani等所制作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即当新生儿胆红素水平超过40百分位时,应予以治疗。考虑到黄疸值随胎龄日龄等多种因素影响,对未达光疗标准时,可给予口服退黄药物干预及密切观察,达光疗标准时可采用光疗与口服退黄药物联合治疗,更严重者可能需要换血治疗。目前常用的口服退黄药物有茵栀黄口服液等,临床验证表明对于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且服用方便。
推荐剂量:中轻度新生儿:3ml,2次/天 中重度新生儿:3ml,3次/天
服用方法:两餐之间用温水送服或喂奶后半小时服用
注:为避免药物污染所引起的腹泻等因素,当次打开当次服用,服用后症状未减轻或加重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