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后出血,主要是做好产前的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做好产后出血的准备,但在孕中期的时候,也是需要检查找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干预处理,避免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一般产后出血主要是会有产道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而且还容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等方面的因素,所以在产前最好是注意检查,了解身体状态,避免出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如何预防:产后出血的预防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分娩的过程中,当胎盘娩出以后,要仔细的检查胎盘和胎膜是不是完整,如果有残缺,要及时的把他们取出来,在不能排除胎盘残留的情况下,应该做宫腔的探查。而对于高危孕妇特别是疑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者,分娩前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或提前转诊至有抢救条件的医院。
产后出血的定义
产后出血就是在产后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有比如胎盘的原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和胎膜残留等,软产道损伤,包括宫颈裂伤和阴道裂伤等,以及凝血功能的障碍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定义是指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累计量达500毫升,或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产后出血24小时以内的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者为产后出血。
流产后一直少量出血怎么办
如果做B超的时候宫腔里干净了,有可能是流产后引起的宫内感染或者子宫收缩不良,需要口服消炎药物和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正常情况下,如果是发生完全性流产,一般阴道出血一周内会干净。这种情况下,可以吃一些促使子宫收缩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