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副作用

生物制剂的副作用中,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和感染。特别是结核杆菌感染或播散,以及乙肝病毒的再激活,鉴于中国乙型肝炎和结核的高发病率,尤其应予以重视。

理论上,生物制剂特别是TNF-α拮抗剂有潜在的诱发恶性肿瘤的风险。已报道的英夫利昔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上呼吸道感染、皮疹等,少量病例出现结核感染等。

预防生物制剂的毒副作用应该做到:

一、在生物治疗前

一定要做系统的评估和筛查,对于确保生物治疗的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用药前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等。所有生物制剂使用前,都应进行结核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病毒和恶性肿瘤的筛查。

根据不同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和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差异,还要做必要的重点筛查,如应用TNF-α拮抗剂需注意有无发生心衰、自身免疫病和神经脱髓鞘病变的风险,利妥昔单抗的筛查重点是HBV感染以及心脏和胃肠道健康状况,接受托珠单抗治疗者还应进行血脂检查等。

二、在生物治疗开始后

遵医嘱,定期监测 HBV活动性指标和肝功能,干扰素-y释放实验和胸部X线检查应至少半年复查1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

与糖皮质激素相比,生物制剂不存在肥胖、骨质疏松、影响血糖、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生物制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生物制剂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新的药物,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也有一定的适应症,首先一般多用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或对常规慢作用药物起效不明显的类风湿关节炎,以及伴有危险因素的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

并不是所有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适合应用生物制剂,对于合并活动性的病毒感染,比如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是有活动性的结核感染患者是不能应用生物制剂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生物制剂治疗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办法。生物制剂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病理过程而研究出来的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个就是阿达木单抗,另外还有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物,它们的主要给药方式就是注射,一般情况是每两周一次,有可能会引起感冒或者是鼻窦感染、头痛等副作用,另外还有阿那白滞素,给药的方式也是注射。这种药物是需要每天用药的,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的疼痛,另外还有恶心、头痛。另外还有塞妥珠单抗,这种药物也是注射,通常是每2~4周给药一次,不良反应有类似流感或者是感冒一样的症状,另外还有依那西普,该药也是注射,给药的频率是每周1~2次,除此之外还有戈利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