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打完疫苗发烧了

10岁孩子注射疫苗后发烧,是疫苗注射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一两天后就会自行退烧,不需特殊处理。如果体温高于38.5℃需药物降温,比如可服用布洛芬颗粒或对乙酰氨基酚等。低于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手心等部位。发烧后建议让孩子多喝水,通过喝水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吸收,也可以加速排尿,尿液带走部分热量有助于降温。如持续两天以上发烧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除了发烧,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还可能有局部红肿、四肢乏力、头痛、头晕、关节痛、呕吐、腹泻等等,这些症状过些时间就会自行消失。儿童注射疫苗后出现发烧的原因,具体如下:

1、特殊体质原因:注射疫苗是把疾病的抗原输入体内,激发儿童身体的免疫反应,促进产生抗体。一些儿童体质较特殊,体质敏感,因此免疫反应会比较强烈,从而出现发烧。通常发烧的体温大概为38℃,持续时间在24小时左右,体温即可自行降至正常,通常儿童的食欲、精神通常不会有大的影响。

2、感染原因:儿童在注射疫苗后,外出时会接触到其他患病儿童,此时有可能通过交叉感染,出现如上呼吸道感染等。当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时,也可能出现发烧,家长应留心观察出现的症状,排除以上常见不良反应后,再对症处理。

发烧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运动过度发烧

这种运动过量发烧一般来说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体温升高,大部分都是一些轻微的体温升高,通常伴随大量出汗。其次在进行了剧烈的大量的运动之后,也可能会诱发一些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从而出现一些发烧的症状。

运动过度发烧

如果出现过量运动以后第二天出现发烧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肺炎的出现。因为过量运动时身体会大量出汗,皮肤毛孔会开放,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此时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就容易侵入到人体。细菌病毒侵入人体,最容易在呼吸道定植,如果定植在上呼吸道,则会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定植到下呼吸道,如气管,细支气管以及肺泡,则会导致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从而出现咳嗽,咳痰以及高热等情况。

发烧注意事项

发烧时的饮食要清淡,最好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以柔软细腻类的食物为主,不要吃辛辣、油腻,肥甘、厚腻之品和生冷硬的食物,特别是不能够吃肉类、蛋类以及海鲜制品等,在饮食上要养成按时按量的饮食习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晚上睡觉之前一个小时不要进食,发烧时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类、面汤类。退烧的同时不要受凉,注意保暖,衣服厚薄要适宜,有利于散热,可以使体温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