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是哪个位置

外耳道的位置,起自耳甲腔底,向内止于鼓膜。

外耳道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略呈S形弯曲,长2.5~3.5cm。成人外耳道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新生儿的外耳道软骨部与骨部尚未完全发育,由纤维组织组成,故耳道较狭窄而易塌陷。1岁以下的婴儿外耳道几乎为软骨所组成。

外耳道有两处较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称外耳道峡。外耳道外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上,中段向内、向后,内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下,故在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提起,使外耳道成一直线。

外耳道软骨后上方有一缺口,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外耳道软骨在前下方常有2~3个垂直的、由结缔组织充填的裂隙,称外耳道软骨切迹,切迹内有纤维组织血管和神经通过,此裂隙可增加耳廓的可动性,亦系外耳道与腮腺之间感染相互传播的途径。

外耳道骨部的后上方由颞骨鳞部组成,其深部与颅中窝仅隔一层骨板,故外耳道骨折时可累及颅中窝。外耳道骨部的前壁下壁和部分后壁由颞骨鼓部构成,其内端形成鼓沟。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外耳道发炎怎么办

外耳道发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也就是外耳道炎。此时需要治疗,一般用酚甘油、鱼石脂甘油局部局部涂抹,也可在局部应用黄连素软膏、红霉素软膏,也可配合进行局部热敷,应多喝水,炎症严重则需要口服药物治疗。外耳道有堵塞感,出现发炎的现象,需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做耳道分泌物的培养检查。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应该使用抗生素类滴耳液来进行治疗。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考虑很可能是平时耳朵清洁不到胃癌造成的,这种情况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会加重病情,使听力减退或者是出现疼痛感。平时在饮食上也不能吃辛辣刺激和寒凉的食物。外耳道发炎耳鸣的患者可以用一些有消炎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外耳道发炎怎么办

外耳道发炎肿胀最常见的原因是因为经常反复用挖耳勺挖搔外耳道,导致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的炎症,感染之后引起的。如果因为霉菌性外耳道炎继发感染引起的肿胀,首先不要让外耳道处于温润的环境,可以滴硼酸滴耳液或者是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方案也很简单,近期不要让耳朵内进水,也不要再挖搔外耳道,一般半个多月症状就会好转。耳朵肿疼有可能有下列几类状况造成,一要,耳道的发炎,二是,中耳炎造成,三是,耳后乳突发炎造成,无论是那类发炎您都需要住院治疗系统的医治。建议去本地医院耳鼻喉科去医院,假如需要住院治疗系统医治得话,還是手术治疗,那样能够避免产生炎症或是感染加剧。造成欠佳的不良影响。

外耳道炎忌口

在饮食方面需要忌口,建议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花椒、辣椒,不要吃容易过敏的食物,不要吃特别硬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会导致外耳道炎的病情加重,还有可能会引起耳朵疼痛症状进一步明显。在治疗方面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做一下耳镜检查评估病情程度,大部分患者可以选择口服药物配合滴耳液治疗。外耳道炎是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分为急性细菌感染导致的外耳道炎,还有真菌感染导致的外耳道炎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