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大三岁就一定长不高了吗

骨龄大三岁不一定会出现长不高的情况。因为骨龄偏大三岁通常是指的是在进行骨龄检测的过程中比正常的骨龄指标值偏大三岁,如果骨龄偏大在2-3岁左右,通常不会对身高造成影响。不过因为骨龄偏大有一定的概率让孩子的骨骺线过早缝合,有可能会对后期的骨骼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如果骨龄偏大的情况较严重,应及早通过生活干预以及可以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

1、生活方式:在日常的生活中首先要适当的控制饮食,避免吃太多含有激素的食物,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其次规律作息,保证睡眠时间以及良好的睡眠质量,因为人体在入睡的过程中会分泌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通常可以帮助软骨发育以及长高。同时需要进行体育锻炼,运动能有助于长高,尤其是打篮球以及跑步等运动。

2、药物干预:如果身体里面的生长激素水平严重低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生长激素来进行治疗。如果体内的生长激素水平正常,但是因为性早熟导致的患者,也可以遵循医嘱,选择抑制性腺发育的药物,改善性发育早熟的情况,从而促进长高。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骨龄报告单怎么看骨龄

目前有专门的评分系统或者是专门的软件系统来做类似的筛查,比如在十岁以下的患儿,可以用拍摄腕关节正位片来排查一下骨龄,而在十岁到十四岁左右的患儿需要排肘关节正位片,在十四岁以上的患儿需要加拍脊柱侧位或者是骨盆正位,侧位,来确定骨龄和预测身高。​针对骨龄的检查,需要带孩子去2级上的医院或者是专门的法医门诊,去做相关的检查,有一些等级比较高的医院,还有类似的专门检查骨龄,预测身高的相关科室,也可以去就诊,骨龄检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拍摄一些有代表性的部位,骨骺出现的时间来判断孩子骨龄的大小。

什么是骨龄及骨龄判断标准

骨龄其实代表是骨头的年龄,跟实际的生活年龄是不一样。骨龄的判断方法主要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GP图谱,主要是各个年龄骨头图形的图谱,然后拍一个片对照一下图谱,就大致判断属于几岁的骨龄。还有一种方法是TW法:通过判断首部腕骨形态,给20块腕骨分别打分,然后再总结这20块骨头分别是处于几分,再根据查分查表格判断骨龄是几岁。临床比较多的是用GP图谱。

什么是骨龄

骨龄是骨头的年龄。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第一就是生活年龄,也叫日历年龄,就是实际的年龄。第二叫生物年龄,就是骨龄,代表了孩子实际的生物的年龄。骨龄是骨头年龄的简称,骨骼借助于X光线摄影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和年龄相差在一年之内,但是在疾病的影响下可以明显落后或者是提前。骨龄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身高的增长空间,骨龄一旦成熟,身高也就失去线性增长的机会。因此,骨龄是临床诊断矮身材必须要做的检查的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