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患者站久了会有腰痛

一位病人向医生诉说,每当站立或行走时间超过1小时后,就感到两小腿及足部酸胀,并有轻度腰痛。在水泥路或石板路上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医生开始考虑是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骨盆牵引、配戴腰围、骶管封闭等,但效果不好。后来作CT和MRI检查,发现病人腰椎并无问题,纠缠病人多时的腰腿痛竟是因平底足引起的。

人的每一只脚除了足趾外,脚掌共有12块小骨,统称为附骨。它们由韧带、肌肉联结在一起,形成足弓。足弓像一座前宽后窄的微型拱桥,宽的一头有两个主要支撑点,分别在拇趾和小趾的后方;窄的一头支撑点是足跟。所以正常人站立时,并不是完全“脚踏实地”,在足的内侧缘与地面之间可插入一个手指;赤脚走过布满尘土的地上留下的清晰足印,内侧总有一个半月形的缺损。“拱桥”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身体的重量传递到足弓后,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三个支撑点,同时发生轻微的变形,吸收震荡,保护脑、脊髓和胸、腹腔的器官。在高低不平的地面行走,三点可以维持身体的重心平稳。向上凹陷的足弓穹窿能够“抓”住地面,利于行走。

足弓塌陷即称为扁平足。正常人体重经腰椎向下传至两下肢,直到双足。扁平足可使这种负重力线发生变化,步态沉重缺乏弹性,从而加重腰椎的负担。时间久了,可造成腰肌劳损、韧带弹性降低、腰椎骨质增生等病理性改变,引起或加重腰腿疼痛症状。双足由于缺乏弹性,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容易酸胀、疲劳,有时甚至发生水肿,弹跳和负重能力也差。塌陷的足弓还可能压迫血管神经,使足底麻木、疼痛、怕冷。年纪大了,又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骨质增生,使关节间隙狭窄,更加重足痛,影响站立、行走。此外,扁平足也可以使髋关节和膝关节负重增大,受到损伤,发生腿痛症状。因此,在对腰痛患者进行腰部检查的同时,不要忘了脚上的毛病也可能是诱发原因。如腰痛确为扁平足所引起,除按一般腰痛进行休息、牵引、理疗、推拿、封闭等治疗外,要注意解决扁平足的问题。

发生扁平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先天因素,如父母患有扁平足,他们的孩子发生扁平足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其次是后天因素。发育中的儿童如果营养不足,休息不够,站立行走超过限度,可能使本来不够成熟、坚强的肌肉、韧带发生劳损,支持不住足弓,渐渐塌陷,最终形成扁平足。此外,小儿麻痹症也可使小腿部分肌肉瘫痪或外伤,造成扁平足。

平足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平足症

平足症顾名思义就是脚是平的,因为人正常走路有足弓,就是中间这个内侧是有一个凹陷的。但是如果是平足症的话,他可能一踩地这个足弓就没了。所以说一般这种就是咱们从老百姓的话来说,这个就是平足。当然咱们加了一个症,所以说因为平足症跟平足还是有区别的。我们为什么叫平足症,就是有症状的平足才叫平足症,如果可能是平足但是你没有症状,也不疼,也没有任何的感觉,那就不能叫平足症,只能叫平足。

平足症是否遗传

平足症是有遗传性的,但是现在关于平足症的遗传基因的这种问题或者染色体的这种问题,还搞得不是很清楚,在医学上确实是有遗传相关的,见过这样的病人就是爸爸妈妈有一方是平足,然后我们通过手术干预了然后他因为做过手术,他对他孩子这个足弓的发育就非常非常的敏感和注意,等他孩子到了十几岁以后仍然没有足弓的时候,他就会带孩子来挂我们门诊来咨询,检查他孩子是不是也有问题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平足症不能参军

因为我们知道解放军同志或者是士兵、战士,他需要有大运动量的训练,比如说跑、跳,这样大运动量的训练需要我们有很好的足部的这种支撑,平足的患者他足部容易出现无力,那是因为我们说通俗点就是足部,我们在负重在前推的时候足部需要有一个锁定的机制,锁定了之后我们足部有力能够支撑我们身体向前推,就在跑步的时候能够发力,而平足的患者这种锁定的机制是不存在的,所以他足部是向前是不能发力的,所以说我们平足的患者,容易出现足部的疲劳不能耐受大运动量的活动,大运动量的活动之后会出现足部的疼痛,所以我们一般运动员或者是解放军战士,都不能选用平足的这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