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特点:在一定地区、季节(北方在冬春季、西南方在夏季)和人群(农民、学龄前儿童和生育期妇女)中多发。外来人员在流行区和当地居民以同样方式连续生活3个月以上,方能发病。
二、诊断指标
(a)临床所见:1、急、慢性心功能不全;2、心脏扩大;3、舒张期奔马律;4、心律失常:(1)多发性室性早搏(每分钟在5次以上),(2)心房纤颤,(3)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5、栓塞(脑、肺、肾及下肢动脉等)。
(b)心电图所见:1、房室传导阻滞;2、束支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双束支及三束支);3、ST段及T波改变;4、Q-T间期改变;5、多发性或多源性室性早搏;6、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7、心房颤动或扑动;8、低电压及窦性心动过速;9、Ⅰ、avL、V1-V6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
(c)X线所见:1、心脏扩大;2、心脏搏动减弱、不规则、局限性搏动消失或反常搏动;3、肺静脉高压(或混合高压)。具备克山病发病特点,再有诊断指标中一条或一项,能排除其他疾病者即可诊断为克山病。根据发病缓急、病情轻重分为四种临床类型:急型;慢型;亚急型;潜在型。
三、检查
1、急型血清GOT、CPK、LDH活性增强。白细胞总数增多,血沉加快。慢型由于肝淤血,GPT增高。
2、心电图检查:本病几乎均有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ST-T改变,低电压,Q-T间期延长。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尤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多见。
3、X线检查:心脏普遍扩大,搏动减弱,淤血较轻。
4、超声心动图:双心室扩大,室壁搏动幅度普遍减弱,室壁无明显增厚,这些改变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