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怀疑自己患有青光眼时,要及时明确疾病诊断,从而尽早处理,避免视神经损伤,保护好视力功能。
青光眼,你了解吗?
根据“青光眼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青光眼认知严重不足,73.5%的被调查者不了解什么是青光眼。
如果只是普通的疾病或者发病率极其罕见的疾病,大众对它不了解影响也不是很大。但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部,治疗不及时,就非常容易损害视功能。
那么,对于这个病我们该如何及时发现,及时确诊呢?要想确诊青光眼,大家可以从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入手。
症状方面,青光眼早期不是很典型,但是随着疾病进展,仍然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有:
1、头痛眼胀
当在暗处停留时间过长或者情绪比较激动时,就会有头痛、眼胀、视力模糊的症状,这是因为青光眼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导致的。
2、恶心呕吐
很多青光眼患者都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是由于患病时眼压升高引起迷走和呕吐中枢神经的兴奋而引起的,如果发生恶心呕吐和眼部不适时,就要警惕青光眼。
3、浅层巩膜和结膜的充血
当眼压突然升高时,浅层巩膜的充血是非常典型的症状之一,这是因为眼压的升高使经过睫状体流向涡静脉的血流减少,但同时使流向角巩膜缘的浅层巩膜静脉的血流增加。
当出现疑似青光眼的症状和眼部体征后,就需要来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从而明确。检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类是眼压检查,一类是眼底检查。
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在现有的各种眼压计及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建议使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或被公认的类似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如果眼压大于3.20 kPa(24 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1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1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1日内呈周期性波动。
其次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眼底检查在使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的基础上,建议采用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法和眼底图像记录技术进行眼底检查,以观察并记录眼底变化。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常。此外,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由于它可出现在视野缺损前,被认为是青光眼早期诊断指征之一。
最后是视野检查,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它可以反映视神经的损伤。临床常见视野缺损类型有:视阈值普遍降低、弓形缺损、鼻侧阶梯、垂直阶梯、颞侧扇形缺损、中心及颞侧岛状视野。
因此,对于青光眼,我们要从各种细微表现入手,再结合专业的检查,明确疾病诊断,从而尽早处理,避免视神经损伤,保护好我们的视力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凤鸣, 谢立信. 中华眼科学,原,《眼科全书》:眼科全书[J].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文豪. 怀疑是青光眼该怎么办[J]. 医药界, 201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