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幼儿急疹的发病征兆以高热、皮疹为特点。
孩子生后6个月的第一次发烧,多要“归功于”幼儿急疹这一常见病。
它以高热、皮疹为特点,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虽然预后良好,但总是会让家长惊慌失措。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宝宝得了幼儿急诊呢?
从发病症状来看,一般是突发高热,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可高达38℃~41℃。高热时可能伴有惊厥,而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躯干较多,面部、肘膝以下较少。皮疹在24小时以内出齐,经过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
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典型症状,从医学角度来讲,幼儿急疹都得是出了红色疹子后才能确诊,但是在发病过程中也并非无迹可寻。
实际上,孩子的患病年龄是一项重要参考,因为它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到2岁之间幼儿的疾病,并且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所以一般在这个年龄段,只要宝宝突然发烧3天左右,就可以高度怀疑是否得了幼儿急疹。
而且在高热状态下,宝宝并没有太大的不适表现,大多是咽部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精神状态尚佳,和来势汹汹的高热相比症状明显轻多了。
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到医院抽血化验,如果是病毒感染,且符合上述形容,那么大概率是幼儿急疹了。
只是作为医生,我要声明一点,即便是经验再丰富的儿科专家,在宝宝出疹前都不能拍胸脯保证:“这是幼儿急疹!”
所以在高热期间,一定要做好幼儿护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在幼儿急疹患儿出现高热期间,我们该如何正确护理呢?
首先,对于高热患儿,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比如洗温水澡、用温湿的毛巾擦身体等方法,来达到全身散热的目的。如果患儿体温在38.5℃以上,可以服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不过由于不同的退热药浓度不同,用药前一定要遵循医嘱,按照正确的用量给宝宝服用。生病期间一定要注意控制体温,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另外,还要及时大量的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宝宝出疹后,一般体温可以降至正常。
其次,还应注意尽量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因为出现幼儿急疹的时候,宝宝的自身抵抗力会下降,去公共场所可能增加感染其他的疾病风险。
最后,饮食应注意以清淡为主。由于发热,身体里面的环境有很多改变,胃肠道的蠕动会减慢,消化道的酶在38度以上基本就不工作了,所以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尤其是高蛋白饮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多喝水。家长还需注意居室内要安静、舒适,空气要新鲜、流通,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以免内热难消。另外不要让患儿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参考文献】
[1]毛庆东. 74例幼儿急疹早期临床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2):2.
[2]宋艾芝, 张雪廉. 幼儿急疹病因病毒的分析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 1992, 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