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可能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
对于6个月至2岁的孩子来讲,幼儿急疹可能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疾病。这个病发病率高,起病急,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幼儿急疹起病很急,但预后很好,大多数孩子在疹子消退后就会自愈,所以医生会建议家长在家自行照顾患儿,这时有些家长就会认为孩子的病情一点也不严重,加强一下护理就行了,但这样的想法并不可取。虽然大多数幼儿急疹的患儿会很快自愈,但极少数孩子会伴发脑炎,因此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时家长们可能又有疑问了,既然医生又不建议住院治疗,孩子又有脑炎的可能,那我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出现了脑炎,是否需要入院治疗呢,而解答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的目的。
一、幼儿脑炎定义、表现、诊断要点、危害性:
脑炎泛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所有炎症性病变,绝大多数的患者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
幼儿急疹的患儿出现脑炎后,可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惊厥、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瘫痪、肢体麻木、失语、精神症状以及颅内高压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着宝宝的健康,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二、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出现幼儿脑炎:
1.发热、呕吐:
幼儿急疹也会导致反复高热,但幼儿急疹的高热在3-5天就会慢慢好转,而脑炎引起的发热常持续7天左右。另外幼儿急疹通常不会引起宝宝呕吐,如果宝宝在没有胃肠道不适或消化不良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发热伴呕吐,就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出现了脑炎。
2.精神异常:
幼儿急疹的反复高热可能会使宝宝出现不适,但很少会出现特别明显的精神异常症状,如烦躁、定向力差、精神萎靡、神情冷漠、拒绝互动等,就有可能是脑炎前兆。
3.行为异常:
如果幼儿急疹的患儿突然出现行为举止异常,如大小便失禁、肢体不自主颤动、活动不协调、肌张力改变等,也有可能是小孩脑炎的表现。
三、幼儿脑炎处理原则,家长护理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引起的脑炎多为病毒性脑炎,有一定的自限性,暂时无特效疗法,临床治疗以控制颅内高压、高热和抽搐发作为主。家长在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降温:
孩子发热后需要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以采用退热贴、温水浴等物理方式退热,超过38.5℃后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
2.控制抽搐:
孩子出现抽搐症状时不要惊慌,及时告知医生,如果没有在医院,家长应进行急救处理:首先将孩子的枕头去掉,并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然后解开宝宝的衣领,及时清除口腔、鼻腔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接着用纱布或棉布条包裹筷子、磨牙棒等较硬物体放在宝宝的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最后及时将宝宝送往医院,查明原因并及时治疗,避免反复发作。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金智敏. 幼儿急疹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探讨[J]. 临床医学, 2008, 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