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可致无菌性脑膜炎,注意观察很重要

文章摘要:幼儿急疹患儿出现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症状,应警惕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

 

幼儿急疹这种疾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很多宝宝生下来第一次发烧可能就“归功于”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虽说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是如果宝宝出现高烧持续不退,可能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

此时此刻肯定就会有很多人想问,到底什么是无菌性脑膜炎,有什么症状?遇到无菌性脑膜炎该怎么办呢?今天带您来彻底的了解一下它。

image.png 

一、无菌性脑膜炎的定义:

无菌性脑膜炎又称浆液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是由除细菌或真菌以外的致病因子所致的脑膜炎症。常由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引起,但腺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轮状病毒等也可引起,极少数幼儿急疹的患者也会出现。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类风湿病、川崎病等以及硫唑嘌呤、非甾体抗炎药和卡马西平等药物也可引发无菌性脑膜炎。

 

二、无菌性脑膜炎的症状:

无菌性脑膜炎起病很急,病程很短,常表现为突然出现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症状(神经系统查体出现的异常表现,常见为颈强直、克尼格征(Kernig征)阳性、布鲁氏征(Brudzinski征)阳性)。这类患儿的体温波动也较大,以低热为主,也可高达40以上,部分宝宝还会出现咽痛、肌肉酸痛、皮疹、腹泻、淋巴结肿大等病毒感染症状。

三、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

无菌性脑膜炎从症状上很难诊断,需要入院进行检查,完善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病毒分离检查、血清学试验等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1.血常规检查:患儿的血常规检查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加,或淋巴细胞增多。

2.脑脊液检查:患儿的脑脊液呈透明状,细胞数增多,初为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后为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增加,糖及氯化物正常,涂片及细菌培养阴性。

3.病毒分离:这类患儿的咽漱液、血液、大便或脑脊液样本中可以培养并分离出致病病毒。

4.血清学试验:取患儿的血清或脑脊液,然后进行脊髓灰质炎、腮腺炎病毒及单纯疱疹、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等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最后依据是否存在这类病毒而作出判断。

image.png 

四、无菌性脑膜炎的治疗:

无菌性脑膜炎主要为对症治疗,比如对于高热者,应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高热惊厥,鼓励患儿多饮水,出汗后及时更衣。对于头痛者,应进行降颅内压的治疗,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清淡饮食,呕吐轻者应少量多餐,呕吐严重者暂禁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者头偏向一侧,将呕吐物吐出,以防窒息。对于出现抽搐的患儿,将压舌板包裹纱布放在上、下臼齿之间(牙关紧者勿强行撬开)以防舌咬伤。

 

 

 

 

【参考文献】

[1]曲媛, 王得新.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6.

[2]董海英, Dong, Haiying,等. 幼儿急疹并发多器官损伤6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幼儿急疹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与麻疹不同之处在于本病症状较轻,患儿在发热期间精神状态、食欲均较好,它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疹子在1~2天内自行消退。当疹出时热势更盛,其疹子的发出一般是从头面、发际开始,遍及整个身躯,出疹时间也比幼儿急疹长。而麻疹大多精神状态倦怠,不思饮食,具有卡它症状等。幼儿急疹的判断方法是,必须要等到疹子出来之后,才能判断是否是婴幼儿急疹的,一般来说只要是高烧不退,持续的发烧,没有其他的感冒症状,大约可以确定为婴幼儿急疹的,但也不能完全肯定的,平时只要做好降温工作,如果是高烧的话,可以适量的给孩子吃一些退烧的药物,多注意观察,给孩子多喝水,等疹子出来之后慢慢就自己康复的,不要过于担心。

脑溢血急救药

如果脑出血一旦确诊,那么可以立即应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或者是其他类型的止血药,给予血管内的一种相对高凝的状态,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性的封堵瘘口,解决脑出血再次增多的情况。然后再就是如果产生颅内高压的状态,需要及时的静脉点滴甘露醇,来减少颅内高压的形成,所以这里边一定要明确病情,才能更加有利于药物的使用。在临床当中,脑出血的急救药品有很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而且一定要去确诊是脑出血的时候,才可以使用以下的一些急救药品,否则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哮喘发作急救药

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主要作用是舒张支气管,又称支气管舒张药。对于哮喘一般可采用,在急性发作时会采用喷雾剂,像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哮喘一般可采用,在急性发作时会采用喷雾剂,像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