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不要慌,正确处理防“伤脑”

文章摘要:出现高热惊厥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要控制惊厥;最后要控制高热。

 

幼儿急疹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的“纸老虎”,但是并不是所有患儿家长都能“高枕无忧”,因为少数幼儿急疹的患儿会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患儿持续高热不退引起的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特别是3岁内的婴幼儿更为多见。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发育不成熟,一旦外界刺激,比如持续高热38.5℃以上,就容易引起惊厥。

image.png 

 

高热惊厥常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患儿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的患儿还会出现口吐白沫或嘴角抽搐以及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等症状。高热惊厥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的患儿会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大家都知道高热惊厥频繁发作或长时间持续,会危及患儿的生命或使宝宝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智力发育和健康,因此宝宝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们往往吓得不轻,担心得不知所措。有些家长还会采取错误的方式试图让宝宝从惊厥状态恢复,如用力固定宝宝的肢体、上下摇晃宝宝或是强行掰开宝宝的嘴巴并将自己的手指放入宝宝口腔,这些错误的急救方法不但没有缓解病情的效果,还可能加重损伤。

虽然高热惊厥有可能会影响宝宝未来的智力,但其实只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对孩子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高热惊厥呢?

第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宝宝出现高热惊厥后,家长应立即将患儿去枕平卧,并使宝宝的头偏向一侧,解开宝宝的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腔、鼻腔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同时用纱布或棉布条包裹筷子、磨牙棒等较硬物体放在宝宝的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喂水,以防发生窒息。

第二、控制惊厥:

家长可以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合谷等穴位2-3分钟,并保持环境的安静。尽量避免在抽搐时搬动患儿或强行按压患儿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窒息等严重损伤。

image.png 

第三、及时降温:

高热惊厥是因为高热不退引起的,因此应注意降温,在患儿入院前可以应用物理降温方式,比如冷敷、温水擦浴等。入院后如果患儿意识还未恢复,可用退热栓塞,待意识恢复后,可口服退烧药。但注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在孩子惊厥发作时强行喂退烧药。

第四、及时就医:

宝宝出现高热惊厥后,即使是很快就自行缓解,家长也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因为除了幼儿急疹外,还有很多严重的疾病可以引起惊厥,如脑膜炎、败血症、癫痫等,需要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另外宝宝高热惊厥好转后,有再次复发的可能,因此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及时监测宝宝的体温,发现温度升高时尽快处理,避免惊厥再次发作。

 

 

【参考文献】

[1]鲍聪. 幼儿急疹高热的护理措施研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卷9期, 143页, 2021.

[2]胡静, 王爱兰. 幼儿急疹及其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2249-2249.


幼儿急疹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与麻疹不同之处在于本病症状较轻,患儿在发热期间精神状态、食欲均较好,它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疹子在1~2天内自行消退。当疹出时热势更盛,其疹子的发出一般是从头面、发际开始,遍及整个身躯,出疹时间也比幼儿急疹长。而麻疹大多精神状态倦怠,不思饮食,具有卡它症状等。幼儿急疹的判断方法是,必须要等到疹子出来之后,才能判断是否是婴幼儿急疹的,一般来说只要是高烧不退,持续的发烧,没有其他的感冒症状,大约可以确定为婴幼儿急疹的,但也不能完全肯定的,平时只要做好降温工作,如果是高烧的话,可以适量的给孩子吃一些退烧的药物,多注意观察,给孩子多喝水,等疹子出来之后慢慢就自己康复的,不要过于担心。

脑溢血急救药

如果脑出血一旦确诊,那么可以立即应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或者是其他类型的止血药,给予血管内的一种相对高凝的状态,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性的封堵瘘口,解决脑出血再次增多的情况。然后再就是如果产生颅内高压的状态,需要及时的静脉点滴甘露醇,来减少颅内高压的形成,所以这里边一定要明确病情,才能更加有利于药物的使用。在临床当中,脑出血的急救药品有很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而且一定要去确诊是脑出血的时候,才可以使用以下的一些急救药品,否则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哮喘发作急救药

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主要作用是舒张支气管,又称支气管舒张药。对于哮喘一般可采用,在急性发作时会采用喷雾剂,像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哮喘一般可采用,在急性发作时会采用喷雾剂,像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