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男,16岁,半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尿痛、尿道口流脓及排尿次数增多,且排尿时有疼痛感。尿白细胞3+提示尿道中出现炎症或感染,结合患者症状,尿路感染诊断明确,尿潜血3+说明尿潜血强阳性,可以间接反映患者尿液中存在红细胞,考虑可能为泌尿系结石损伤尿道所致。在全麻条件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右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膀胱造口术,术后给予头孢曲松抗感染、山莨菪碱解痉,补液、对症治疗。
【基本信息】男、18岁
【疾病类型】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
【就诊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12月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右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膀胱造口术,术后给予头孢曲松抗感染、山莨菪碱解痉及补液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4天。
【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未再出现尿道口流脓,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切口愈合良好,膀胱造瘘管引流通畅。
一、初次面诊
患者为青年男性,16岁,半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了尿痛、尿道口流脓及排尿次数增多,且排尿时有疼痛感。无发热、恶心、呕吐,无心前区不适,无腹胀及腹痛,无肉眼血尿等不适。患者因不好意思,故没有与家里人讲,自行服用消炎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但效果不明显,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逐渐加重。患者这才与父母说起自己的情况,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我院就诊。
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叩击患者腰背部双肾区处无疼痛,按压输尿管走行区无疼痛,按压耻骨上部位出现疼痛,结合患者出现的症状及相关体格检查,初步诊断患者为尿路感染。
二、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我积极完善尿常规、腹部CT等检查,尿常规结果提示尿白细胞3+,尿潜血3+,正常人尿液中不含有白细胞,尿白细胞3+提示尿道中出现炎症或感染,结合患者症状,尿路感染诊断明确,尿潜血3+说明尿潜血强阳性,可以间接反映患者尿液中存在红细胞,考虑可能为泌尿系结石损伤尿道所致。
进一步完善腹部CT检查,提示膀胱内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右输尿管近第三狭窄处可见高密度影,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诊断明确。
患者为青少年男性,比较害羞,对患者的心里进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与患者家属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及手术指征明确,无手术禁忌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在全麻条件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右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膀胱造口术,手术过程顺利,安返病房,术后给予头孢曲松抗感染、山莨菪碱解痉,以及补液、对症治疗,定时换药,帮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
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勤换内裤,注意卫生,出院后1月来医院拔除双J管,每月更换一次膀胱造瘘管,定期复查尿常规,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三、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
1、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
2、保持手术伤口部位清洁干燥,按时换药,预防感染。
3、大量饮水,保证充足的尿量,每次都彻底排尿,注意清淡饮食,禁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在全麻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右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膀胱造口术,以及术后给予抗炎、解痉、补液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未再出现发热及尿道口流脓,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切口愈合良好,膀胱造瘘管引流通畅。
嘱患者院外清淡饮食,按时更换膀胱造瘘管,1月后拔除双J管。因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容易复发,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五、医生感悟
尿路感染为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一般好发于女性,常见病因为细菌进入尿道并沿尿道上行。但也有其他情况,就像此例病例,患者为青少年男性,尿路感染原因为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影响排尿的通畅性,使尿液集聚在膀胱中无法排出,导致细菌滋生,进而引起尿路感染。虽然尿路感染病情轻时可自行好转,但也可因泌尿系结石、尿道狭窄等引起,所以当怀疑有尿路感染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积极寻找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因,治疗感染的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防止疾病反复发作,甚至对肾脏造成损伤,引起肾衰竭。
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都不是得过一次后就不会再得,容易复发甚至反复发作,所以应定期复查,门诊随访,及时发现异常现象,以免耽误病情,平时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多饮水、勤排尿,避免高嘌呤饮食,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我们应该关注青少年健康,很多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也比较有羞耻心,出现不适症状时不与家人沟通,作为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感情,多关心孩子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之处,并给予积极处理,使孩子的身体、心理都能健康成长,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