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女,57岁。半月前患者再次出现了左脸颊疼痛,且较前加重,呈电击样疼痛,伴咳嗽,无胸闷、心悸等不适,口服卡马西平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今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入我院。经检查,患者目前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经过保守治疗后,患者左侧面部疼痛缓解不明显,于是决定在全麻下行显微镜下经左侧乙状窦后入路行左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左侧三叉神经梳理术+颅骨修补术,术后予以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甲泼尼龙减轻神经水肿、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脑蛋白水解物营养神经、萘普生注射液止痛、卡络磺钠止血、氨溴索化痰等治疗,术区切口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基本信息】女、57岁
【疾病类型】三叉神经痛
【就诊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12月
【治疗方案】显微镜下经左侧乙状窦后入路行左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左侧三叉神经梳理术颅骨修补术+头孢唑啉钠静滴预防感染+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4天
【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患者左侧颜面部麻木明显缓解,枕颈部疼痛不明显
一、初次面诊
患者女,57岁。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颜面部疼痛,呈发作性,时轻时重。于我院住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一直长期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症状未再发作。
但半月前患者再次出现了左脸颊疼痛,且较前加重,呈电击样疼痛,伴咳嗽,无胸闷、心悸等不适,口服卡马西平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今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入我院。结合患者的症状及既往史,将患者以疑似“三叉神经痛”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完善体格检查提示神志清楚,无失语,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高级认知功能稍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征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指鼻试验及轮替试验正常。完善头部MR+三叉神经MRI提示:1、双侧侧脑室旁散在缺血灶;部分病灶与脑室壁呈垂直形态,多发性硬化不除外。2、双侧小脑上动脉紧贴双侧三叉神经(双侧三叉神经粗细不均)。
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针对患者目前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治疗上予以甲钴胺营养神经、谷红注射液改善循环、布洛芬缓释胶囊、卡马西平缓解疼痛、间断吸氧改善机体氧供及慢性小脑电刺激术改善脑功能等治疗。但经过保守治疗后,患者左侧面部疼痛缓解不明显,于是决定予以手术治疗。
患者既往体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同意,拟于第二天在全麻下行显微镜下经左侧乙状窦后入路行左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左侧三叉神经梳理术+颅骨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予以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甲泼尼龙减轻神经水肿、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脑蛋白水解物营养神经、萘普生注射液止痛、卡络磺钠止血、氨溴索化痰等治疗,术区切口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三、治疗效果
出院时患者头部伤口已拆线,左侧颜面部麻木明显缓解,枕颈部疼痛不明显,无其他不适,精神、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正常。在患者住院第19天时,患者要求出院,评估其病情后准予办理出院。
出院时查体提示意识清楚,对答切题,头部术区敷料干燥,切口对合好,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未见明显变浅及消失,左侧嘴角散在疱疹已结痂,伸舌居中。双侧肢体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未见明显增强或减弱,深浅感觉、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四、注意事项
1、术后注意保持头部术区清洁干燥,待痂壳自行脱落,并注意休息。
2、术后可应用适量的抗生素,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3、术后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此外,可进食质软、易嚼碎的食物,因咀嚼而诱发疼痛者,则应进食流食。
4、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应以清淡饮食为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定期复查头颅MRI,院外口服甲钴胺3-6个月。
五、个人感悟
三叉神经痛是脑神经疾病的最常见类型之一,疼痛主要表现为电击样、刀割样等,确实文中的患者也符合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电击样疼痛。大多数因为诱发因素触及其“扳机点”而发作。一般其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目前临床上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多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缓解症状,但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则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现在手术治疗已较为成熟。以文中的患者为例,当时也是先进行的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用甲钴胺来营养神经、谷红注射液改善循环以及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卡马西平来缓解疼痛,同时还予以间断的吸氧等治疗。但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进行手术,
手术方式是在全麻下行的显微镜下经左侧乙状窦后入路行左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左侧三叉神经梳理术+颅骨修补术。术后予以一些营养神经、防感染以及止痛等药物规范治疗后,症状得到了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