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黄斑水肿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暗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视物不清、视力下降,甚至变形等症状,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得了白内障、老花眼,直到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黄斑水肿在作妖。
然而黄斑水肿可不仅仅是“水肿”这么简单,不能通过简单的利尿消肿进行治疗,且一旦延误,很容易导致失明,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早发现呢?答案就是注意症状。
(1) 视力减退。如果患者出现了黄斑水肿,第一个表现就是出现视力减退。患者会发现自己视力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下降,或者表现为突然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且视力损伤会持续进展,最终出现视功能完全丧失。另外还有的患者会出现看东西时,视野中心的物体非常模糊,看正前方的东西尤其不清楚,但周围的东西会相对清晰的情况。
(2) 视物变形。患者还会发现自己在看东西的时候,会出现变形,比如把方的东西看成圆的东西,把笔直的道路看成弯弯曲曲的,这也是黄斑水肿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
(3) 视物变暗。部分黄斑水肿的患者看东西就像夜间在没开灯的房间看东西一样,即使是白天,都觉得很暗,需要借助照明灯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由此可以看出黄斑水肿带来的危害真的很大,会明显影响人的视力,降低生活品质,那么到底什么是黄斑水肿呢,它有哪些病因,该如何确诊以及治疗呢。
黄斑水肿,顾名思义,就是视网膜黄斑区出现了水肿,它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一个病理过程,目前发病机制不是十分清楚,但如果患者患有以下疾病,出现黄斑水肿的风险就较高:
视网膜血管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等。
眼部炎症,比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等。
内眼手术后,比如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可能会导致黄斑水肿的发生。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后极部毛细血管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管壁损害渗漏,液体积聚黄斑视网膜外丛状层,该层放射状排列的Henle纤维将积液分隔成众多小液腔。
其他疾病引起,比如眼内肿瘤、高血压、结缔组织病、常染色体遗传性CME(黄斑囊性水肿)等。
假性黄斑囊样水肿,FFA(眼底视网膜的荧光素血管造影)无渗漏。如烟酸性黄斑病变(用相对高剂量的烟酸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时)、X-性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视网膜前膜形成,也可能导致黄斑水肿的发生。
怀疑自己患有黄斑水肿时,可进行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等进行确诊。眼底检查可发现黄斑中心凹反光不规则或消失,其病理特征可表现为黄斑部位的视网膜水肿,可合并蜂巢样的囊腔(黄斑囊性水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黄斑水肿的程度和范围。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可显示黄斑区多处小的渗漏点,后期表现为荧光的积存,如同花瓣样。
临床上治疗黄斑水肿的方案有很多,常用手段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又分为对因治疗以及眼内注射药物治疗。对因治疗是指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引起的,就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糖尿病引起的,就服用降糖药物;眼部炎症引起的,就进行抗炎治疗。眼内注射治疗则是针对黄斑水肿病变本身进行的治疗,常见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及康柏西普以及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
【参考文献】
[1]李筱荣,周怀蔚.重视黄斑水肿的病因、治疗及预防[J].眼科新进展,2019,39(07):601-605.DOI:10.13389/j.cnki.rao.2019.0139.